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您是否正在为制定旅行攻略和行程安排而忙碌?生成式AI技术和旅游大模型或许能为您的旅行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体验。
无论您梦想前往新加坡进行Citywalk,稻城亚丁观赏雪山,还是西双版纳拍摄写真,「视旅科技」的AI旅行管家都能根据您的需求迅速规划攻略,并一键完成酒店、门票等行程商品的预订。
在4月26日阿里云与高榕创投、极客公园联合举办的AI思享汇上,视旅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TO惠芃瑞分享了如何定义「AI原生」旅游平台,以及打造旅游大模型的思考。他指出,AI和大模型的发展使得以生成式内容和商品组合整合目的地资源成为可能,从而打造个性化的旅游体验。
视旅科技自2021年11月成立以来,便致力于成为AI驱动的新一代旅游平台。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李少华曾任阿里巴巴副总裁及飞猪创始人、总裁,而惠芃瑞则曾任飞猪数据智能高级专家和阿里技术中台对抗智能高级专家。
惠芃瑞在分享中表示,视旅科技在创立后的2年半时间里取得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成就。他指出,尽管后疫情时代做旅游行业创业似乎充满挑战,但核心团队对旅游行业的深刻洞察使他们选择了这条道路。根据中国旅游产业的整体市场规模数据,2021年中国旅游总收入为2.92万亿,约为疫情前的一半;但预计到2025年将回升至6.98万亿的市场规模。
与此同时,中国在线旅游交易占比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2019年中国旅游市场在线化率为27.3%,而到2021年这一数据已快速攀升至50%;预计2025年将突破60%。这意味着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将达到4.2万亿,其中约2.5万亿的交易将在OTA/平台上实现,而连锁酒店品牌、航空公司、大型景区等品牌直营交易规模约为0.7万亿。此外,还有超过1万亿的规模分布在目的地的碎片交易中。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视旅科技致力于通过AI技术整合供需两端。他们打造了一个直连目的地资源和消费者需求的端到端产业型解决方案,即围绕Z世代消费者,以生成式的内容及商品组合为载体,通过数字化方式整合目的地资源,最终基于AI打造个性化的旅游体验。
视旅科技的VtripGPT大模型作为这一解决方案的核心支撑,引入了行业开源的多个基座模型集,基于70B+全参训练,支持上下文长度达16K,单目的地领域样本Token达2500万。此外,还引入了SFT监督式微调和RLHF专家经验。在模型架构层面,VtripGPT打造了三层架构,率先实现旅游模型产业级应用。
视旅科技的AI产品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还实现了诸多功能。以香港目的地为例,视旅基于AI技术实现了用户交互、平台运营和资源履约三端的联动。在2023年暑期实现了千万级的履约收入,服务了超过10万人次的出行用户。这背后是视旅构建的100M文本和100G图片数据知识库以及私有化VtripGPT模型在香港目的地的训练及部署成果。该模型可支持约10万DAU的C端产品并发应用。
总结来看,与以往的旅行产品相比,「AI原生」旅游平台具有三个显著优势:个性化体验、高效整合资源和精准决策支持。视旅科技的愿景是构建亿万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桥梁通过持续深化底层AI技术实力并积累目的地数据和用户数据以优化算法和模型场景适配为更多用户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旅行体验享受AI带来的旅游普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