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包括百度集团(09888)、腾讯控股(00700)、浪潮信息(000977.SZ)、中科曙光(603019.SH)、华胜天成(600410.SH)、青云科技(688316.SH)等。
AI算力产业链全景梳理
在AI上游芯片/器件领域,中兴微电子、ARM、英特尔、英伟达等企业表现突出。服务器领域则由浪潮电子、航天信息、曙光信息、烽火通信等企业引领。交换机领域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华为、锐捷网络、中兴通讯等。而在光模块领域,天孚通信、光迅科技、中际旭创、华工正源等企业占据重要地位。中游算力网络与平台则以电信服务商及互联网企业为主。下游算力行业用户主要分为公众用户和政企用户,其应用广泛覆盖互联网、金融、公共事业、电信等领域。
中国AI算力产业代表性企业的最新投资动向值得关注。2023年,百度在四川雅安设立了智算中心项目,腾讯则助力深言科技完成了10亿元级别的融资。2022年,阿里启动了张北超算中心项目,浪潮也与济南政府签署了四个合作项目。
AI算力上游发展环境分析显示,高性能的AI芯片、GPU、FPGA、ASIC等软硬件设备是AI算力不可或缺的基础。然而,我国AI算力上游市场的国产能力尚需提升。
GPU市场方面,尽管起步较晚且本土企业竞争力不足,但中国GPU芯片市场规模正逐年上升。据估算,2022年中国GPU芯片市场规模约为116亿美元,且主要由NVDIA、AMD、INTEL等企业垄断。
在各行各业中,AI的应用程度不断加深,应用场景也日益广泛。互联网行业的AI应用渗透率最高,紧随其后的是金融、政府、电信和制造等行业。金融和电信行业对人工智能基础架构的投入增长尤为显著。
制造业中,AI算力的应用旨在实现复杂工业技术、经验和知识的模型化和在线化,从而推动各类创新的工业智能应用。根据《2022-2023全球算力指数评估报告》,制造业的IT投入每增加1美元,可带来约6%的营收和利润增长。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AI算力(人工智能算力)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此外,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等一系列解决方案。在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时,需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