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心一言」发布后的首个24小时,沈抖查看了后台数据,惊讶地发现该模型已回答了用户提出的「3342万个」问题,这一数字远超预期。两天后,沈抖与几位媒体人分享了他的观察,他原本以为用户的热情已减退,但数据却显示用户的参与度依然高涨。
9月,随着大模型热潮在中国持续半年,普通人终于有机会亲身体验这些先进模型。自8月31日起,包括「文心一言」在内的多款大模型陆续通过备案,正式向公众开放。这一消息不仅让用户跃跃欲试,也引发了企业的强烈兴趣。沈抖透露,在文心一言开放当天,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上的日活跃企业数量激增超过40%。
在大模型时代,百度致力于推动个人和企业同时采用这些模型。从宏观角度看,这有助于普及前沿技术;从公司层面出发,这有助于提升百度的商业表现。尽管C端用户的商业价值尚需时间显现,但B端客户的商业价值则直接体现为模型API调用费和云计算收入。
去年5月,沈抖被任命为百度智能云事业群总裁,负责推动智能云成为百度的第二增长曲线。他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因为百度并非中国最大的云计算厂商,但在AI相关服务的公有云领域排名领先。当时,AI能力过于碎片化,难以规模化且利润微薄。然而,大模型时代的到来为百度智能云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遇。
从营收角度看,大模型的通用性使得云服务得以更标准化,从而在不同场景中实现规模复用,降低服务成本并增加利润。百度管理层在2023年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AI和大模型将助力百度智能云实现更高的利润率。
在与极客公园的对话中,沈抖详细探讨了文心一言的C端开放对百度的影响、大模型的产品形态与商业模式、以及百度智能云在大模型时代的定位与战略。他强调,百度将致力于推动大模型的广泛应用,并降低其部署门槛。同时,他也对开源模型持谨慎态度,认为其商业模式难以形成闭环。对于大模型的未来竞争格局,他预计大部分模型将迅速消失,头部模型将形成规模效应并分摊研发成本。
在谈到百度智能云的发展增速时,沈抖表示尽管目前盘子相对较小但需求旺盛。他预计需求将在四季度开始显著增长但真正的爆发可能要到明年。对于自己的运气他认为这是百度的运气在大模型时代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