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芯片巨头AMD推出了全新AI GPU MI300系列芯片,旨在与英伟达在AI算力市场中展开激烈竞争。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表示,MI300X提供的高带宽内存(HBM)密度是英伟达H100的2.4倍,HBM带宽更是竞品的1.6倍。华尔街分析师普遍认为,这款芯片将对目前掌握AI芯片市场逾八成份额的英伟达构成有力挑战,并有望替代其同类产品。然而,市场对新品反响似乎并不热烈。截至隔夜收盘,AMD股价下跌超3.6%,而被挑战的英伟达股价不跌反涨,单日大涨3.90%。
此次AMD股价下跌的原因可能包括英伟达在AI发展方面的技术成熟度更高,而AMD的新品仍需市场验证。此外,客户更关心的是价格问题。由于供需紧张,英伟达H100的价格已飙升至4万美元/枚,而AMD未透露MI300X的定价,难以与英伟达H100形成对比。
目前,英伟达凭借ChatGPT等生成式AI的兴起,坐上了“算力霸主”的宝座。微软、特斯拉等科技巨头纷纷采用英伟达的GPU进行算力支持。供需极度不平衡导致英伟达GPU一芯难求,价格飙升。据市场消息人士透露,英伟达A100和H100 AI GPU订单持续增多,A800和H800的售价已上涨40%,新订单交期可能需延长至12月份。
在炙手可热的AI浪潮下,英伟达赚得盆满钵满。然而,作为AI基础设施的算力芯片环节“一家独大”显然不利于行业长远发展。市场迫切需要引入新的竞争者,AMD的出现或许能“分担”AI市场的压力。与此同时,中国本土AI应用和AI芯片初创公司也随AI热潮和风投关注而遍地开花。
中国主要的AI芯片公司包括寒武纪、华为昇腾、海光信息、沐曦科技、壁仞科技、燧原科技、天数智芯等。随着AI应用的普及和成效开始凸显,国产AI芯片正迎来全面爆发和增长。这些公司中,有些已经推出了四代芯片产品,有的则拥有自主研发的芯片架构和超强的算力表现。然而,国产AI芯片在软件生态和供应链方面仍面临挑战。
虽然英伟达在软件平台中拥有CUDA等护城河优势,但国产芯片公司也在努力提升研发实力,争取与CUDA等异构计算生态兼容。未来随着AI芯片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中国芯片产业将继续加大投资,国内企业与英伟达的距离也一定会逐步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