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设计实践中,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至关重要,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细微差异可能导致最终成果的误差。因此,作为设计师,我们不仅需要掌握设计技巧,还需具备一定的材料知识和对设计到生产全过程的了解,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印刷行业的“出血线”概念,及其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出血线定义
在印刷流程中,任何设计稿在最终成为产品前,都需要经过裁切步骤,而裁切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误差。为避免因裁切误差导致重要内容被误切或留下不美观的白边,设计师在设计时会在成品尺寸的四周额外预留一个3毫米的区域,这个区域即为“出血”。
出血线的作用
出血线主要用来标记图片中哪些部分需要在印刷品装订前被裁切掉,因此也被称为“裁切线”。一般来说,印刷品的出血位默认为3毫米。例如,如果印刷成品的尺寸为210285毫米,那么设计稿的尺寸应设置为216291毫米(即每边增加3毫米)。
出血设计稿的示例
在画册设计中,通过四周预留每边3毫米的出血位,确保印刷品沿裁切线裁切时,即使存在裁切误差,也能保证成品的美观性,避免留下白边。
无出血设计稿的对比
没有预留出血位的设计稿,在印刷时可能会因裁切误差而将白边留在成品上,影响整体美观。
出血检查
在印刷前,务必仔细检查设计稿,确保没有重要内容因靠近边缘而被误切。例如,页眉、页脚图标、页码数字等不应设计得太靠近边缘。
不同软件的出血位设置方法
- AI(Adobe Illustrator):新建页面时,宽度和高度分别设为210毫米和285毫米;出血设置上下左右各为3毫米。
- ID(InDesign):作为专业图文排版软件,ID默认出血为3毫米。新建页面时无需额外设置出血位,只需按成品尺寸设置宽度和高度即可。
- PS(Photoshop):作为图像处理软件,PS没有专门的出血位选项。因此,在新建页面时,需将四周每边各预留3毫米,设置宽度为216毫米,高度为291毫米。可通过“标尺”工具在稿件四周画出缩进3毫米的参考线。
- CDR(CorelDRAW):使用快捷键Ctrl+J打开设置对话框,设置文档大小为宽度210毫米、高度285毫米、出血3毫米。然后在菜单栏中选择“视图-显示-出血”。
结论
虽然出血线的设置看似简单,但它对最终印刷成品的裁切质量至关重要。通过正确设置和使用出血线,我们可以提高设计作品转化为现实成品的容错性,确保设计作品的高效呈现。未来我们将继续探讨更多关于印刷材料的知识,这些都是设计师不可或缺的技能。
© 版权声明
本网站上的所有资源均来源于本网站,所有网址和文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行为,请将相关证明发送至以下电子邮件地址:dxse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