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了两天时间,精心整理了最近一年的爆款文案、关键词、情绪及口头禅,汇总成超过4000字的Prompt,逐字逐句敲打后,再投入各大AI模型中测试。涉及的平台有:通义千问、文心一言、智谱清言。
接下来,我想分享下对这三家AI模型创建指令(Prompt)的体验:
(1) 智谱清言智能体,推荐使用
智谱清言以“智能体”命名其创建指令,目前我个人感觉是这三者中最为出色的。
它能够构建一个独立的AI库,如我创建的“视频号爆文助手”,无论输入什么内容,都会生成与短视频(特别是视频号)相关的内容。
因此,我们创建了多个不同风格的智能体,以生成多样化的内容。之后只需融入个人观点和语气,即可直接使用。
毫不夸张地说,全网其他AI模型无法复制我独特的视频号内容风格。
在智谱生态中,我创建的智能体体验排名第二,详情可访问:体验地址。智谱清言为每个智能体都配备了单独URL,便于他人使用。建议文心一言、通义千问也采取类似做法。
(2) 文心一言指令,一般推荐
每次都需要重新输入指令,颇为繁琐。我的指令集约有4000多字,每次调用都得进入对话框。
若回答次数过多,系统会提示“用户使用人数过多,请稍后再试”。这在其他AI模型中并未遇到。我不确定这是否真的因为用户多,还是提示需要付费?
此外,“文章排版”指令似乎无法准确理解,与通义千问相比,排版效果稍逊一筹。
但文心一言的指令有一个优点,即可以随时调用历史指令。我在A对话框中使用的指令,即使是一年前的,也能随时调用。如图所示,这是我去年创建的对话框,今天依然可以调用新指令。
不过,文心一言似乎更专注于收费的4.0版本及各类插件,“指令”功能显得相对次要。
(3) 通义千问指令,不推荐使用
通义千问的Prompt是三者中最难用的。它只能在手机端创建智能体,PC端则只能使用官方提供的,而这些官方提供的模板往往缺乏个性情感,生成的内容也缺乏我的个人风格。每次都需要重新投喂内容,使用频繁后实在懒得每次都复制粘贴(我主要在电脑上工作)。
虽然APP上也有智能体,但遗憾的是PC端和移动端不通用!由于我是从事传统互联网工作的,PC使用频率远高于手机,因此希望通义千问能够改进这一点。
此外,“/+ctrl”是唤醒指令的快捷键,但每次使用时我的浏览器都会卡顿一下,不明原因。
最后,对话记录不能置顶,仅保留近200条对话。如果对话过多,之前投喂的内容就难以找到。希望能像文心一言那样,允许置顶某条对话框内容。
总结:或许大多数人只是在网上搜索一些“通用指令”就拿来使用,像我这样深度体验AI大模型的人并不多。这4000多字的Prompt几乎是我一字一字打出来的。因为我主要将我的口头禅、错别字、关键词等投喂给大模型。在细分领域中体验时,能明显感受到这三家AI模型的区别与特点。例如我明确要求生成的内容至少保留3个错别字,但它们经常忽视这一点。好了文章就到这里了更多AI细节请持续关注卢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