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OpenAI公司将组建新团队,以控制“超级人工智能”系统

AI百科3个月前发布 快创云
35 0

科技战略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成立两个特别工作组,分别负责环境欺诈及衍生品市场的网络安全和新兴技术。CFTC主席Rostin Behnam表示,该委员会将积极保护衍生品市场免受不断变化的威胁,并打击环境欺诈和不当行为。同时,随着自愿碳市场的发展,存在欺诈和操纵的可能性。为此,CFTC成立了两个工作组:“网络安全和新兴技术工作组”将解决网络安全问题以及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相关的问题;“环境欺诈特别工作组”将打击衍生品和相关现货市场中的环境欺诈行为。

信息

  美国国防采办大学将提高国防采办人员的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技能。DAU工程与技术中心主任David Pearson表示,该机构正根据采购专业人员的具体角色和职业轨迹定制数据和人工智能技能培训课程,以提高全系统3000多名专业人员的相关技能。DAU正在与在线课程提供商Coursera合作,为国防采办人员提供培训课程。这些课程旨在提高采办人员对正在重塑其工作的工具和技术的认识,并满足未来技能需求。

  欧盟委员会修改程序,以加快对大型科技公司的隐私调查。新规要求主要隐私监管机构与同行分享关键问题概要,允许早期阶段提供反馈,并为跨境合作和解决争议共同设定最后期限。此外,投诉人在其投诉被完全或部分驳回的情况下有权发表意见,监管机构决定调查该投诉时,投诉人也有权适当参与其中。被调查公司在调查过程的关键阶段也有权发表意见和查阅档案。

生物

  美国科研团队开发出AI预测RNA靶向CRISPR工具的活性。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基因组中心的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人工智能平台TIGER,可预测靶向RNA的CRISPR工具的脱靶活性。该团队将深度学习模型与CRISPR结合,实现以不同的方式和比例控制人类基因的表达,帮助通过预测脱靶精确调节基因剂量,并最小化不必要的脱靶活性,避免对细胞的副作用。

  新加坡科研团队开发出一种可捕获图像并支持DNA存储和检索的生物相机BacCam。该团队利用细菌开发出一种直接捕获图像并支持DNA存储和检索的设备,展示了DNA数据存储的进一步创新应用。该设备通过编辑特定位点的DNA来记录大肠杆菌暴露于来自环境的蓝光,基于高通量下一代测序可实现图像的存储和检索。

能源

  韩国发起公私合作小堆联盟。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发起了一项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旨在推进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发展。该联盟由42家政府机构、国有公司和私有公司组成,包括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韩国水电与核电公司以及多家私人公司。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长Lee Chang-yang表示,韩国在大型核电站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需要在全球小堆市场上取得领先优势。

  国际原子能机构认为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符合安全标准。IAEA发布了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综合评估报告,认为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符合国际安全标准”。同日,IAEA总干事格罗西向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提交了评估报告并讲解。格罗西表示,核污染水排海对人类和环境的放射性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海洋与航空

  中国推出国内首艘氢燃料电池动力船“三峡氢舟1号”。该船由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船舶第七一二研究所共同投资建造,用于三峡库区及两坝间交通、库区巡查、应急等工作。该船总长49.9米、型宽10.4米、型深3.2米,采用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力系统,氢燃料电池额定输出功率500KW,最高航速28km/h。

  英国防部授予BAE系统和Leonardo公司价值11亿美元合同,为“台风”战机雷达进行现代化升级。两家公司将为“台风”战机配备欧洲通用雷达系统Mk2,该系统是一种可编程电子战设备,能够利用网络攻击手段来检测和干扰敌方雷达。据悉,该雷达的开发和集成工作将持续5年,首次飞行测试预计将于2024年进行。

航天与新材料

  法国阿里安公司成功进行“阿里安”-5火箭最后一次发射。阿里安公司在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成功完成“阿里安”-5火箭最后一次发射,搭载德国Heinrich Hertz通信试验卫星和法国Syracuse 4b通信卫星送至地球静止轨道。本次发射是“阿里安”-5火箭第117次发射,之后将由“阿里安”-6火箭接替完成后续任务。然而,“阿里安”-6火箭首飞时间不早于2023年第四季度。

  英国奥丁航天公司首次对太空垃圾跟踪系统开展测试。奥丁航天公司宣布首次利用D-Orbit ION卫星在轨开展太空垃圾跟踪测试。该卫星搭载了亚厘米传感器,能够对毫米级碎片的大小和位置进行探测跟踪,并确认其速度和轨迹。奥丁航天计划通过扩大在轨系统规模,构建亚厘米碎片复杂模型,以提高对地球轨道卫星的态势感知能力。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用于3D打印的高导电金属凝胶。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具有高导电性的金属凝胶,可用于在室温下打印3D固体物体。该凝胶使用传统的3D打印喷嘴进行打印,并在打印时保持其形状。当在室温下干燥时,生成的3D物体会变得更加坚固;当对物体进行加热干燥时,物体结构会产生变形。这种材料具有很高的导电性,且可在室温下进行3D打印,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场景。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