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未来,共筑智能梦想。6月28日20:00,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携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及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打造,总台央视频与广东总站联合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制作的特别节目《2024中国·AI盛典》将在央视综合频道、央视频及央视网等平台同步直播。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人工智能是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技术,具有强大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此次《2024中国·AI盛典》正是总台发挥引领作用,深化“5G+4K/8K+AI”战略,推动新生产力发展,促进中国AI产业升级的重要实践。作为首个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国家级科技盛会,总台央视频《2024中国·AI盛典》汇聚了AI领域的前沿技术、企业、人物及创作力量,融合“媒体+科技+艺术”,打造具有时代感和科技感的视听艺术新形式,展现AI发展的突破性成果和最新实践,揭示AI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AI焕发文化瑰宝新活力
文化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2024中国·AI盛典》利用AI技术,让博物馆中的文物、大地上的遗产以及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通过国产EMO技术,沉睡2000多年的兵马俑与歌手董宝石“跨时空同台”,演绎《从军行》。北宋苏轼与歌手李玉刚共同演绎《水调歌头》。

此外,自研多模态AI大模型和AMD处理器助力文物修复,使永乐宫壁画《朝元图》中的“孔子”“庄子”形象在数字世界中完整再现。短片《百家争鸣》借助AI技术拓展对先贤们的想象。在“AI撒贝宁”的见证下,“文化思想男团”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百家争鸣”。

AI与文化遗产的梦幻联动
数字人“厘里”穿梭于深圳,探寻“咏春”奥秘,展现AI在非遗传承与城市发展中的应用。仿生机器狗与峨眉派功夫女团、非遗醒狮团联袂演绎《赛博醒狮》。歌手希林娜依·高、符龙飞将在AI算法重构的数字北京城里演唱《时光轴》。


AI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
生成式AI的“画笔”为妞妞合唱团勾勒出“想象不到的世界”。此外,AI谱写的交响乐和辅助设计的服装作品将在盛典中亮相。

人机协同,共绘未来
从实验室到实际应用,AI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钱学森早在上世纪就呼吁中国开展人工智能研究。如今,《2024中国·AI盛典》中,“AI钱学森”将与中国航天英雄共同踏上一场浪漫的“摘星之旅”。

此外,人工智能在乡村振兴、智慧物流、智慧港口等领域大显身手。海尔智能冰箱展示了AI在食材管理和保鲜中的应用。小鹏汽车将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通过语音控制AI智驾的六辆汽车在十分钟内完成移动绕桩。
历史与未来交汇
AI不仅打开了未来的大门,也连接了历史。通过AI视频修复技术还原的“新中国的第一支奥运代表团亮相奥运会场”短片重现了五星红旗首次走进奥运会的场景。随着总台央视频《经典影像AI修复文化工程》的推进,更多珍贵历史影像和优质影视剧将焕发新生。

权威人士展望AI未来
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寄语《2024中国·Al盛典》,并邀请大家共同打造奥林匹克人工智能的未来。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回顾了科技革命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认为AI尚在“婴幼儿”阶段,但未来将成为通用人工智能的“奇点”。王坚院士展望了科技在奥运事业中的重要性,认为云计算将在未来取代卫星转播。乔红院士阐述了发展人形机器人的必要性。此外,周鸿祎、杨元庆等企业家将分享他们对AI的见解。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等推荐人将从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介绍最新的AI应用成果。由王坚院士领衔的AI解码团将解密AI技术的应用场景。 观众还可通过元宇宙虚拟观众席和AIGC“智能互动”体验区感受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融。快来点击直播间页面浮球进入元宇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