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据印度媒体《欧亚时报》援引《南华早报》报道,中国正致力于研发人工智能激光制导炮弹,并在最近一次试验中,该人工智能炮弹成功命中了16公里外一个大小为1米的人形靶标。《欧亚时报》预测,这款炮弹在未来台湾可能发生的城市巷战中,将展现出卓越的性能。
报道指出,北京理工大学王江教授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于4月6日在《兵工学报》上发表了相关论文,对该人工智能弹药进行了简要介绍。王江教授在论文中阐述了非制导炮弹在现代火炮发射时面临的挑战,包括风速、温度和气压等变量导致的精度问题。尽管有火控计算机的辅助,但由于这些变量的不确定性,非制导炮弹的落点通常会偏离目标数米至数百米。
相比之下,制导炮弹在飞行过程中可以进行航向调整,从而提高打击精度。目前,激光制导炮弹的打击精度最高已达到米级,但进一步提升精度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在战场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然而,人工智能的引入为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王江教授表示,人工智能通过深度学习“真实飞行或实验中收集的数据”,能够绕过传统数学模型中的计算瓶颈,即使运算速度较慢的芯片也能轻松完成必要的运算。
经过多次实弹测试,王江团队研发的人工智能激光制导炮弹展现出了比传统制导炮弹更高的精度。在最近一次测试中,该炮弹准确命中了16公里外的目标,且均为正中靶心,打击精度达到了厘米级,堪比狙击步枪。
此外,报道还提及了台湾当局近期在军事化方面的动作以及美国对台军的支援情况。这些举动引发了外界对台海局势的担忧和关注。印媒认为,解放军发展人工智能炮弹正是为了应对台湾当局可能采取的军事行动。同时,报道也指出了无人机和无人战车在未来城市巷战中的潜在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
综上所述,《欧亚时报》认为中国正在通过研发高精度的人工智能激光制导炮弹来提升自己的军事能力。这种炮弹不仅能够在城市巷战中发挥巨大作用,还能够与解放军的电子战力相结合,对敌人的指挥和控制系统进行精确打击。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军事技术的不断创新中国军队在战场上的作战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