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教育领域的六大应用 | “AI+传统行业”全盘点

AI百科4个月前更新 快创云
38 0

  前有互联网+,现有AI+。当AI+教育崭露头角时,许多人不禁质疑:冷冰冰的机器真能胜任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吗?

  这种怀疑源于不了解。本文总结了AI+教育的六大主要应用:个性化学习、自动化辅导、智能测评、模拟和游戏化教学平台、教育决策以及幼儿早教机器人,并附上国内外具体应用案例,探究AI究竟如何改变教育行业。现在,让我们一探究竟,展望未来。

  因材施教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但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及素质来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可谓知易行难。当传统思想与尖端科技相结合,因材施教的可行性大幅提高。AI介入后,个性化学习有两条实现途径:

  分析内容,构建知识图谱
构建和优化内容模型,建立知识图谱,让用户能更容易、更准确地发现适合自己的内容。国外典型应用如分级阅读平台,推荐适宜的阅读材料,将阅读与教学结合,文后附小测验,并生成阅读数据报告,便于老师掌握学生阅读情况。Newsela将新闻与英语学习结合,通过算法衡量读者英语水平,改写不同难度版本的新闻内容。LightSail则提供适合K12学生的出版书籍阅读。Bibblio则专注于为出版商和Edutech公司提供便捷的知识搜索SaaS。

  自适应学习,实现智能化推荐
个性化学习是自适应的重要特点,与MOOC有显著区别。自适应学习通过搜集学生学习数据,预测未来表现,智能化推荐最适合的内容,从而高效提升学习效果。尽管自适应学习无法完全替代教师的重要性,但它能确保没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生也能获得良好教育。在我国,这有助于改善教育资源分配失衡的情况。Knewton是自适应学习的佼佼者,提供预测性分析及个性化推荐,覆盖K12、高等教育及职业发展教育等。Smart Sparrow和DreamBox Learning也是重要的自适应学习平台。

  此外,搜题APP如猿题库和Volley也在近年来受到学生欢迎。Volley通过拍摄教材内容或作业题目进行分析,提供要点、难点及先修知识,并提供在线课堂和百科链接。国内公司如好未来和一起作业网也积极与国外公司合作,引入个性化数据分析技术。

  AI不仅应用于个性化学习方案的制定,还涉及自动化辅导和答疑。好未来创始人张邦鑫表示,未来机构将更智能,机器模拟人答疑成为可能。人机交互技术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科大讯飞在口语自动测评、手写文字识别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应用于高考、中考等口语和作文自动阅卷。国外也有智能测评公司如GradeScope和MathodiX在简化批改流程方面取得成效。

  寓教于乐也是现代教育理念之一。未来教育将借鉴娱乐业的大规模用户参与方式,提升质量与价值。平台应用将包括虚拟现实、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等。模拟仿真如飞行模拟器已广泛用于飞行员训练。

  AI在教育决策中也有重要作用。iPIN通过机器学习上亿人的成长轨迹,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学校和专业。2016年与新东方合作发布高考志愿机器人,实现智能匹配方案。

  在幼儿早教领域,AI时代的研发门槛提高。儿童机器人涉及语音交互、动作和肢体语言交互等技术。创业者需进行二次深度开发以满足特定需求。尽管教育变现难,但AI对教育的推动作用显而易见。各国已将AI+教育提升到战略高度,如中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英美发布相关策略规划。

  教育AI技术供应商Cognii创始人Dee Kanejiya认为AI将惠及教育生态系统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学生获得实时反馈和自动化辅导;家长能便捷地了解孩子学习情况;老师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个性化学习数据;学校提供高质量教育;政府则更容易为所有人提供均衡的教育。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