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疗”热潮再度来袭

AI百科3周前发布 快创云
17 0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引领医疗变革

  近期,AI药物研发公司英矽智能再次提交上市申请,英伟达CEO黄仁勋也公开认证“AI医疗”为下一个黄金赛道。这一系列事件再次点燃了医疗领域的AI热潮。从2023年的ChatGPT到2024年的OpenAI,AI领域的每一次创新都似乎预示着要颠覆一个行业。

  英伟达的布局尤为引人注目。自2023年以来,该公司已投资了9家AI制药公司,涵盖了小分子药物、大分子抗体等多个领域。这些投资不仅展示了英伟达对AI医疗的坚定信心,也预示着该领域即将迎来更多创新成果。

  在生物医药领域,AI的加入无疑带来了新的活力。在刚结束的英伟达GTC2024大会上,90场与医疗保健/生命科学相关的会议让人对AI+医疗的未来充满期待。受此消息影响,国内相关股票接连涨停,A股市场中涉及“AI医疗”的概念股超过20只。

  据招商证券预测,全球“AI+医疗”市场规模将超过50亿美元,并预计年均复合增速将超过29%,到2032年将达到700亿美元。其中,药物发现和医学影像是AI应用最重要的两个领域,合计占比超过50%。跨国药企如强生、GSK等已率先与英伟达建立合作,共同探索AI在制药领域的应用。

  在手术治疗方面,AI的加持让手术机器人得以精准定位,从而提高了手术效率并减少了患者创口。例如,同济大学副教授齐鹏研发的心脏介入手术机器人,通过插入血管的导管和导丝诊治冠心病,患者无需开胸即可减轻痛苦并快速恢复。然而,要让手术机器人真正落地,还需对医生进行培训和指导。

  然而,尽管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仍面临三大难题:准确率、监管和合规以及数据支撑。医疗领域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得AI算法在医疗诊断中仍存在一定的误差;监管框架可能无法跟上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医疗数据的获取、标注和隐私保护等方面也存在诸多挑战。因此,尽管AI医疗领域充满机遇,但真正实现商业化落地仍需克服重重困难。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