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安信董事长建议:探索“AI+安全”创新应用,提高应对网络安全风险能力

AI百科5个月前更新 快创云
49 0

  AI技术的迅猛发展正不断加剧安全威胁,诸如数据泄露、欺诈攻击以及社会治理安全等问题日益凸显。生成式AI技术,能够迅速生成钓鱼邮件、编写恶意软件与代码,显著增加了攻击数量,导致AI欺诈事件频发。

  据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的提案显示,他对AI技术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安全挑战表示高度关注。数据显示,生成式AI导致网络钓鱼邮件攻击增长135%。此外,AI还带来了数据非法获取、数据泄露及恶意滥用等安全问题。例如,ChatGPT在对话交互过程中能获取用户数据,进一步加剧了数据泄露的风险。更令人担忧的是,不法分子能够利用“深度伪造”技术换脸变声、伪造视频,使得“眼见未必为实”成为常态。

  齐向东指出,人工智能的普及大幅降低了网络攻击的门槛,使得不懂代码、不懂技术的普通人也能成为黑客,从而增加了网络攻击的数量。专业的黑客组织则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对网络攻击进行改造升级,如制作恶意软件、生成规避杀毒软件检测的代码等,使得网络攻击能力出现显著提升。

  在AI算法攻击方面,机器视觉攻击、数据源污染等攻击频发。攻击者能够通过对抗样本、数据投毒、模型窃取等方式对AI算法进行攻击,导致其产生错误判断。同时,由于算法黑箱和算法漏洞的存在,这些攻击往往难以检测和防范。

  针对上述问题,齐向东提出了一系列建议。首先,要大力探索“AI+安全”的创新应用,提高应对网络空间安全风险与不确定性的能力,抢占国家安全的人工智能战略制高点,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其次,要开展联合创新,围绕攻防实战和应用场景实现“AI+安全”尖端技术研发的突破。建议鼓励各行业头部企业与专业安全厂商结成创新联合体,在关键行业选取典型场景开展联合创新,共同探索大模型安全创新产品在威胁检测、漏洞挖掘、指挥研判等方面的应用,推动“AI+安全”进入越用越强的良性循环。此外,要强化政策牵引,推动“AI+安全”技术创新产品在各行业落地应用。建议像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一样,支持“AI+安全”的发展,设置专项基金,对研发创新“AI+安全”产品的企业给予政府基金、贴息贷款或科研项目等支持。最后,从人才方面来看,要壮大“AI+安全”领域的实战型、复合型人才队伍。随着AI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国内AI人才严重短缺。建议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鼓励成立校企共同体,在实践中培养更多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新兴产业领军人才。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