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AI开放平台客户端是一款专为海康威视AI开放平台设计的PC端工具,适用于物体检测、图像分类、检测分类混合、OCR等多种应用场景。该平台不仅提供数据标注、模型训练、模型校验、模型发布和导出等功能,还集成了EBG AI模型管理组件,便于在AI边缘设备上部署与应用算法模型。现诚邀广大用户下载使用。
以下将详细介绍该平台提供的各项服务能力:
深度学习算法依赖于数据驱动,但用户往往难以获取海量训练数据。为解决这一难题,AI开放平台推出了基于领域模型的迁移学习能力。平台已训练出多个不同应用领域的模型库,能根据用户任务自动选择合适的领域模型作为训练基础,随后利用场景数据进行迁移学习。实验数据显示,仅需约100张训练样本,通过迁移学习即可达到85%的检测精度,相比之下,从头开始训练则需至少5000张样本才能达到同等性能。这一功能极大降低了用户的数据门槛。
为帮助用户进一步突破数据瓶颈,平台还开发了虚拟数据引擎。该引擎运用三维建模、光线追踪、对抗学习等技术生成虚拟数据,以丰富训练样本。例如,通过模拟不同摆放位置和角度的货架商品、制造工件样本,以及室内场景等,有效降低了用户的数据成本。
除了数据准备,深度学习算法设计也是一项复杂且耗时的任务。为此,平台推出了模型架构搜索算法,利用大规模并行训练系统,自动寻找神经网络模型的最优解。用户只需提交任务并设定约束条件,如计算资源和内存资源等,检索引擎即可自动完成算法设计工作,极大提升了设计效率。
在模型训练完成后,算法在产品端的移植同样需要投入大量研发工作。为此,平台开发了AI编译器,利用神经网络图优化、汇编优化、指令编译优化等技术手段,实现算法在各类芯片平台上的自动优化及部署。实验证明,通过AI编译器自动优化的算法执行效率明显优于通用优化方法。目前,AI编译器已支持多种云端及边缘端的计算平台,使得人工智能算法在海康前后端产品的移植变得更为便捷。
此外,AI开放平台还开放了大量海康已有的智能应用能力供行业用户调用。这些能力包括视频感知及跨媒体感知等。例如,平台提供的视频感知能力可识别各种目标的属性、精准感知多种物品和行为;同时提供文字识别和语音识别能力;还支持多种跨媒体信息的融合感知。这些智能应用服务已通过萤石云上线。
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实体经济中的大规模落地,平台还开放了前后端全系列的人工智能硬件产品。这些产品旨在帮助AI从业者实现自己的AI功能及方案,满足市场需求。具体功能包括:
- OCR图像文字识别模型:适用于图像文字和标签内容的分析与识别场景;
- 数据智能标注:用户标注少部分图片后,系统可自动完成剩余数据的标注工作;
- 模型授权:基于边缘设备序列号生成授权license,实现模型在边缘设备中的运行授权,保护模型资产;
- 缺陷修复:确保算法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