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蝶科技刘丽丽:实时分析课堂对话,千所学校用上AI新工具

AI百科2个月前更新 快创云
50 0

  在202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了要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强调利用数字技术和绿色技术来升级传统产业。在此背景下,南方都市报启动了“以算谋新”人物访谈系列,聚焦第三届琶洲算法大赛中荣获“琶洲领军算法师”的杰出人才,他们不仅是国内算法领域的领军人物,更是探索者,通过他们的算法实践和创新案例,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广阔前景。

  2024年7月,广东省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信息公告,其中,海珠本地的云蝶科技凭借其云蝶行知大模型成功备案,成为全省26个已备案大模型之一,同时也是国内首个专注于教学科研的行业大模型。作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服务商,云蝶科技在短短五年内迅速崛起,成为国内行业的领头羊,并荣获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拥有超过300项知识产权,其产品和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教育、农业、建工等多个领域。

  云蝶科技开发的智慧校园系列能够实时分析课堂对话,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建议,已在全国超过1000所学校得到应用。在第三届琶洲算法大赛中,云蝶科技凭借云蝶行知大模型在全球36个国家、6000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AI大模型产品赛亚军。公司副总裁刘丽丽不仅获评琶洲领军算法师荣誉称号,还带领团队在教育行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刘丽丽认为,尽管国内有许多通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产品,但要使AI成为提升经济生产力的有效工具,需要在垂直领域开发专业大模型。在教育领域,云蝶行知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她不仅负责云蝶科技智慧教育产品线的开发与市场推广,还带领团队解决了教育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难题,用技术手段解决了数据采集、处理和应用的关键问题。

  云蝶行知大模型被定位为帮助中小学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AI助手,提供全年段、全学科的人工智能教研辅助服务。该模型支持下的华南教研教学质量监测中心已在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落地,并纳入腾讯大模型生态体系,在部分中小学校得到应用。此外,团队还开发了智慧校园系列产品,包括云蝶AI一体机、AI录播系统、纸笔课堂、AI体育等,这些产品已在全国超千所学校得到应用,并受到用户的广泛好评。

  云蝶行知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拾音设备实时记录课堂对话,转换为文字后与大模型训练的知识库进行对比分析,生成改进报告以优化教学内容和路径。刘丽丽表示,该模型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还能丰富教学手段,结合智能硬件与AI算法将答题过程可视化,帮助学生和教师了解答题思路和过程性思维,实现个性化教学和学习。同时,人工智能还能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打破地域限制,实现教育公平。

  对于琶洲算法大赛的积极影响,刘丽丽认为它有助于扩大企业影响力、促进合作与市场开拓。云蝶科技的成长历程表明,技术研发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公司从智慧教育拓展至智慧农业等多个领域,利用AI技术实现农情监测、精准决策等,助力农业生产方式从传统向精准高效转变。目前,云蝶科技在智慧教育、工业、农业方面的业务比例约为6:2:2,未来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人工智能在更多行业和场景的应用。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