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AI领域的科学家接连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殊荣,这不仅标志着AI在全球科研舞台上的迅速崛起,也再次刷新了大众对AI的认知。随着AI大模型的百花齐放,人工智能技术浪潮已席卷全球,深圳南山区更是这场浪潮中的佼佼者。
深圳南山区,这片曾经的滩涂蚝田之地,如今高楼林立,科技园区遍地,孕育了大量AI企业和创新载体,成为推动深圳乃至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据统计,南山区涉及人工智能产业的企业超过130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850家,今年上半年行业增加值达207亿元。这里汇聚了众多顶尖高校科研机构与行业领军企业,如腾讯、中兴、金蝶、万兴等,并拥有3个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形成了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此外,南山区已有近100项算法产品获批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占全市近7成。南山无疑是深圳人工智能企业分布最集聚的区域。8月13日,中国深圳软件和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京深产业合作洽谈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公布了深圳十大人工智能集聚区,其中涉及南山区的有3个。
南山区新质生产力产业协会会长谭贻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南山在硬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全国最强的。同时,南山的科创氛围浓厚,吸引了大量创业者和海外回归人才。这些优势使南山在全国范围内具备了显著的竞争力。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南山区历经4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知名的经济大区、科技强区和创新高地。2023年,南山区实现本地生产总值8566亿元,稳居全省区(县)第一、全国第二。今年上半年GDP达4495亿元,全年将逼近万亿。
在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方面,南山区主要通过政策创新来支持AI企业的发展。通过修订“1+4+N”产业专项资金政策体系并新增“AI 10条”,为AI企业提供从算力补贴、技术攻关到应用示范、企业成长的全链条资金支持。特别是针对算力这一核心需求,联合智算中心为企业提供高额补贴。此外,《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的出台也体现了地方政府对产业发展的重视。
在政务服务、城市治理和行业应用三大领域中,南山区积极探索破解AI场景难题,遴选一批应用示范场景和培育一批重大示范场景,将南山区打造成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和场景创新高地。例如,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的医生在国产全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协助下成功完成全膝置换手术;腾讯基于混元大模型推出“腾讯元宝”AI应用;优必选科技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取得领先等。
除了构建三大应用场景体系外,《方案》还特别强调了“全域全时”的概念,即计划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南山区科创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董少林表示:“南山区将以大量‘全域全时’的应用推动科研互动,以全面市场推广激化技术创新。”
在生态构建方面,南山区通过成立“模力营”AI生态社区来聚焦大模型研发、AI软硬件开发及AI场景应用。该社区提供算力资源、数据服务、合规指导等一站式服务,并吸引众多初创企业入驻。同时,“模力营”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垂直领域大模型生态社区。
在人才方面,南山区作为深圳公认的人才高地,正依托鹏城实验室、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战略科技平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识创造策源地。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已集聚9所高校、9家诺奖实验室以及各类创新载体超620家。此外,南山还出台多项政策为引进人才保驾护航并提供优惠扶持政策。
综上所述,深圳南山区凭借完整的产业链、侧重应用和突出的科研能力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并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