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产业智能化!AI+概念股有哪些?

AI百科7个月前更新 快创云
86 0

  进入2023年,AI的大规模应用似乎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资本市场与行业公司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一领域,而华为即将推出的盘古大模型更是引发了广泛关注。与此同时,"AI+"这一概念也愈发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那么,"AI+"究竟为何物?它与以往的"互联网+"又有何不同?又有哪些相关概念股值得关注呢?

  多个重要的大模型即将面世。4月8日至9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的大模型技术高峰论坛将在杭州萧山举行。会上,华为云人工智能领域首席科学家田奇将介绍"盘古大模型的最新进展及其应用"。根据华为云官网的信息,华为即将推出的"盘古系列AI大模型"涵盖了NLP大模型、CV大模型以及科学计算大模型(气象大模型)。其中,NLP大模型被视为最接近于人类中文理解能力的AI大模型,而CV大模型则首次实现了图像判别与生成能力的兼顾。此外,阿里云也宣布了其自研大模型"通义千问"的公开测试,目前主要面向企业用户进行体验。

  "AI+"的本质在于产业智能化。浙商证券指出,"AI+"是指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其核心在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产业数字化进程,进而实现生产和消费的智能化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连接分散或孤立的设备、产品、生产者及企业等,形成联动发展的新模式。

  在产业智能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生产及生活范式变革所带来的新机遇。一是生产范式的变革,数字要素或将成为传统行业的重要资产;二是供给创造需求,产业智能化将催生新场景和新需求,从而重塑人们的生活方式及相关产业赛道。

  与"互联网+"相比,"人工智能+"具备重算力、轻链接的特点。互联网+主要通过网络效应提升生产效率,而人工智能+则更注重数据量和运算需求的指数级增长,其底层逻辑在于生产力赋能。

  AI对C端的赋能同样不容忽视。大模型开辟的通用人工智能新时代意味着大模型具备广泛的回答知识能力。过去,市场普遍认为具备较高通用性的大模型主要用于提升搜索及办公生产力,侧重于B端场景。但实际上,AI在to C端的应用也极为显著,其中智能家居、智能家电以及智能汽车将是本轮AI革命的主要受益者。例如,智能家居中的摄像头需要进行家庭场景识别分析,并搭载多种智能算法以提升交互能力;而中信建投则认为,以GPT-4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不仅限于搜索引擎、办公软件等工具的升级,未来还将与垂直行业深度结合,形成具备垂直行业知识与知识图谱的行业大模型,为用户提供更专业、更实用的AI解决方案。

  对于投资者而言,最关心的莫过于相关概念股。华西证券列出了多个"AI+"领域的相关股票,如AI+电商领域的吉宏股份、焦点科技等;AI+律政领域的通达海、金桥信息等;以及AI+医疗、阅读、金融、财税等领域的多家公司。国盛证券则看好智能硬件厂商的机会,认为这些厂商有望实现软硬件一体的综合场景应用。例如,智能音箱、智能耳机等智能硬件有望成为智能家居和智能助理的核心设备,从简单的音频设备转变为智能助理载体,从非必需品转变为必需品。同时,该机构还列举了多个相关领域的概念股。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