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一样的长期择时信号,AIAE 当我们预测长期股票回报的时候,首先脑中会想到那些信号呢? 比如,席勒…

AI百科7个月前更新 快创云
112 0

  在预测长期股票回报时,我们通常会想到哪些信号?席勒的CAPE、巴菲特的市值/GDP以及托宾的托宾Q等都是常见的参考指标。这些指标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当前估值的高低,以及这种相对估值对未来预期收益的影响。一般而言,高估值预示着较低的预期收益,而低估值则带来较高的预期收益。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主角是AIAE,一个同样重要的信号指标。与前述指标不同,AIAE并不关注估值,而是衡量供需关系。AIAE的计算公式为:股票的总市值除以(股票的总市值+债券的总市值+现金)。简而言之,金融资产主要分为股票、债券和现金三类,而金融市场通过调配这些资源来反映供需状况。当市场乐观时,人们更倾向于持有股票,股票占比上升;悲观时,则更倾向于持有债券,债券占比增加。现金作为一般等价物,用于平衡两者之间的比例。

  这个看似简单的公式却拥有惊人的预测能力,其准确性远超基于估值评估的指标。从1970年到2020年的数据可以看出,AIAE对未来10年真实收益率的预测平均偏离值仅为1.43%,最大偏离值也仅为4.97%。而在最近20年的数据中,平均偏离值为1.3%,最大偏离值为2.38%。

  为什么AIAE如此准确呢?传统价值投资者认为,股票回报由价格回报和股息回报组成。而价格回报又可分为估值变动产生的价格回报和盈利增长产生的价格回报(在估值不变的情况下)。但AIAE视角下,股票总回报的驱动力并非估值变动,而是投资者对股票的总体配置变化以及现金债券供应增加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换句话说,AIAE揭示了股票总回报与供需关系之间的紧密联系。

  例如,本世纪初,投资者对股票的投资占比是25%。然而,由于全球化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债券与现金在过去十年中实现了强劲增长。如果股票价格没有上涨(不考虑新股发行),那么今天整体股票的投资占比将降至13%。为了保持股票的占比不变,股价必须上涨。这种上涨甚至不受估值和收益的影响。

  这一理论提出了一个反人性的结论:长期股权回报的主要驱动力并非估值,而是相对于债券和现金供应的股票供应。从1950年代至今的美股AIAE数据也支持了这一观点。例如,上世纪80年代随着股票占比的增加,美股收益一路攀升;而2000年股灾时期和金融危机期间股票占比最高导致美股长熊;金融危机后随着股票占比再次增长美股又迎来长牛。

  根据最新的AIAE预测未来标普500的十年预期回报率为0.1%考虑通胀影响后实际为负。因此未来要么通过股票下跌降低整体股票占比要么通过加大债券与现金总值来维持或降低整体股票占比以应对市场变化。同样这也解释了当前全球资产对联储政策的敏感性以及为何现在华尔街对政策调整如此敏感。

  尽管AIAE是一种长时间框架的分析模式但短期内也可能会出现各种变化。由于篇幅限制这里仅做了简单介绍对深层逻辑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访问下列链接获取更多信息:网页链接(注:此处为示例链接实际使用时请替换为有效链接)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