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来粤AI系列报道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其中特别强调要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动“人工智能+”行动,旨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不久之前,“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22条”发布,广东迅速响应,提出“加快培育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年部署。在此背景下,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启动了“粤来粤AI”大型研究项目,通过多个篇章全面描绘发展现状,评估应用实效,分析治理风险,为广东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探索人工智能监管模式创新提供有力支持。此次系列报道之“有AI应用篇”,我们将深入探访广东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揭示那些与我们日常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AI应用产品的研发故事。
第四期,我们将镜头对准深圳市闪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探索AI如何在视频内容生产领域赋能数字人,展现其独特魅力。
在AI应用蓬勃发展的今年,市场正通过各种方式探索数字人赋能产业的途径,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数字生命”相遇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深圳这家公司自三年前起便专注于AI算法和数字人业务开发,如今不仅能提供超百款公共数字人模特,还支持用户通过上传一段音视频来定制自己的数字人分身。这些数字人不仅能高度模仿真人的肢体和面部动作,还能进行直播实时互动,为视频内容生产创作开辟了全新范式。
产品特性:
- 清晰度:实现与真人拍摄接近的效果;
- 真实度:结合丰富的肢体动作和语言表达,如挥手、摊手、点头等,并通过毫秒级时间戳实现音画同步;
- 互动:在直播场景中甄别消费者发送的评论信息,进行简单的交流互动。
应用场景:
- 各类口播型短视频制作;
- 广告素材投放测试;
- 短视频矩阵内容生产;
- 视频切片助力带货;
- 智能直播提升效率。
使用效果:
有效降低了需要真人出镜的短视频和直播的投入成本及门槛,提高了内容生产效率,帮助个人或商家在公域提升曝光率。
技术突破:实现逼真互动效果
闪剪智能的短视频和直播创作平台基于AI数字人技术,用户只需上传一张人物照片或一段音频,即可实现数字人的开口说话或实时直播。平台还支持用户定制自己的数字人形象,通过AI训练还原真人形象及声音。从清晰度、真实度到互动层面,该平台都展现了出色的表现。
市场反响:中小企业热烈响应
虚拟数字人正逐渐渗透各行各业,释放可观的商业价值。闪剪智能的数字人应用主要集中在广告素材投放测试、短视频矩阵、视频切片助力带货、智能直播提升效率等场景。数据显示,使用数字人后,视频流量、产品变现能力、直播GMV等均有所提升。目前主要面向中小企业、自媒体创作者、个人创业者等客户群体。严华培预计,随着AI技术开发成本的降低和用户接受度的提升,数字人技术有望在两年内实现大众化。
场景应用与未来展望:赋能视频创作全链路
严华培指出,数字人只是AI创作中的一环。他们正在构建一个完整的智能播控系统,实现从内容生产到用户运营的全链条AI数字化。最近还推出了AI写直播脚本的功能,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创作效率。然而,他也意识到场景应用开发的重要性,用户存在多元化需求,需要解决策划定位、客服服务等问题。
伦理风险与防范机制:关注争议与规范发展
随着数字生命热潮的兴起,生与死、虚拟与现实的边界逐渐模糊,也带来了诸多争议。支持者认为AI“复活”逝者能缓解思念之情;反对者则担忧技术滥用带来的风险。严华培表示,他们制定了相应的规则体系来应对这些风险,包括实名制注册、授权视频审核等安全措施。他认为新技术的诞生必然伴随着风险,需要技术、平台、监管等多方共同努力来做好防范管理、责任归属和制度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