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全面爆发,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的结合模式——即“AI+”正在全面铺开。在一众“AI+硬件”产品中,AI与AR眼镜的结合被看作未来穿戴设备发展的重要趋势。近日,苹果、Meta等科技巨头加速布局AR眼镜的消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而在国内也有不少企业早已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探索。
国内智能眼镜厂商影目科技在今年7月完成了近亿元B轮融资,并宣布将在成都成华区设立公司总部,携手互联网头部企业,共同打造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元宇宙”的数字示范街区。与此同时,与之并称为AR眼镜“四小龙”的雷鸟创新、Rokid、XREAL,同样在2024年完成了新一轮融资。其中,Rokid于年初宣布完成近5亿元C+轮融资,也是近年来国内AR领域单笔规模最大的战略性融资。
AR眼镜头部企业集中受到资本关注,或与Ray-Ban Meta智能眼镜带起的热度有关。据美国知名科技网站The Verge数据,截至2024年5月,这款“AI眼镜”全球销量已突破100万台。影目科技联合创始人吕一飞表示,国内可能没有第二家厂商比他们更有话语权。
就在雷朋Meta眼镜推出差不多同一时间,影目也发布了AR智能眼镜新品INMO Go,产品接入AI大语言模型,拥有实时语音翻译、AI百科、外语陪练等功能。吕一飞透露,公司已量产三款AR眼镜,累计出货量接近10万台,较去年年底增长近一倍。他也并不讳言,雷朋Meta眼镜的大卖,确实为行业带来了一波热度。
“AI不仅是一种技术趋势,也是必备的一项功能。”玩出梦想科技CMO朱然这样解释AI技术在可穿戴设备行业的重要性。今年6月,其推出的玩出梦想MR,也融入了AI搜索、音乐创作、文本翻译等功能。
国内AR/MR显示设备厂商持续向AI靠拢的同时,各类搭载AI功能的新型可穿戴产品也相继亮相。然而,从网上多位科技发烧友的测评视频来看,部分产品因发热严重、反应过慢、AI功能表现不佳等问题被大规模退货。对此,“AR眼镜是AI技术落地的最佳形态”,吕一飞表示坚信这一点。他认为,AI技术要渗透进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它的载体一定是和日常生活最为贴近的随身设备。人们获取信息大部分都是来自视觉,从这个逻辑上看,AR眼镜作为近眼设备确实是绝佳的选择。
在吕一飞看来,AR眼镜将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代移动终端。雷鸟创新创始人李宏伟此前也公开表示,“AI+AR”可以实现虚拟与现实的深度融合,带来整个世界的数字化。而天使投资人、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则认为,智能眼镜是较好的AI技术融合方向,但当前仍存在续航时间短、数据处理能力弱等问题。不过吕一飞对此表示乐观:“随着技术的进步、算法能力的提升,这些问题都将逐步得到解决。”
对于Meta和苹果的入局可能加剧的市场竞争吕一飞表示:“它们固然很强但好处是帮我们教育了市场把市场的蛋糕做大了我们出货量的绝对值也一定是上升的。”吕一飞预测结合AI技术的智能眼镜可能会在一两年之内快速发展三年之内做到大面积覆盖。当AR眼镜厂商们喊出“下一个iPhone时刻将由AI+AR创造”时我们也不禁要问这一刻何时才会到来?吕一飞的答案是:“可能会在一两年之内快速发展三年之内做到大面积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