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耽改剧成为了娱乐圈中的热门话题,不少男星纷纷涉足这一领域,试图通过这一途径走红。然而,这一切的起点,还得追溯到去年年末,一张在网络上流传的表格揭示了2021年就有48部耽改剧正在备案,其中近10部已经开机,而不少项目也开始选角宣传。这个惊人的数字让网友们纷纷震惊。
耽改剧,顾名思义,就是由耽美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作为一种敏感题材,耽美文化多少带有“拿不上台面”的意味。然而,前几年凭借耽改剧成为顶流的男星不止一个,这也让不少人看到了这一领域的巨大潜力,尤其是名利双收的“香气”。2021年,被称为“耽改101”的一年,似乎寄托着许多人“一飞冲天”的梦想。
从小众亚文化到众人眼中的香饽饽,耽美文化的进化之路可谓漫长。早期,耽美文学脱胎于日本文学领域的唯美主义流派,追求极致的美。随后,《绝爱》、《微忧青春日记》等作品将这一文化引入国内,并逐渐在文学论坛、网站等平台上形成自己的形态。然而,这一时期的耽美还只是一种带有禁忌色彩的小众文化。
与此同时,作为耽美文化另一大分支的“同人创作”也在各自的主题论坛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同人创作基于已成形的作品或人物进行二次创作,只要人设相同,背景、故事、人物感情都可以被重组。可以说,在同人世界里,作者拥有绝对的自由。
在这种略显保守却纯粹的环境里,耽美文学逐渐成长为许多女性用户的精神食粮。2014年,美国《纽约时报》甚至发表了一篇文章,探讨为何中国年轻女性热衷创作耽美小说。
耽美文化不仅关注美的追求,更在超越现实的乌托邦里上演禁忌的爱情“童话”。在这个拟态世界里,女性既是创造者也是审判官,她们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的审美和喜好,去塑造属于自己的人物与罗曼蒂克。同时,女性作者也赋予了角色与传统男性截然不同的细腻情感。
随着论坛时代的过去,商业化文学网站成为耽美文化的大本营。其中,晋江文学城尤为著名。2016年,该网站发布的耽美作品已近6万部,总储量达49万部以上。而除了文字外,广播剧、有声读物、视频、漫画等形式的衍生作品也层出不穷。其中,《魔道祖师》在猫耳FM上的收入就达147万。
长期处于“被打压”、“见不得光”的情景之下,但凡有可以“氪金”展示热情的地方她们就会予以支持。而其他的尝试只多不少。在普通向的影视作品上进行同人二次创作更是妙手生花。更厉害的是“无中生有”,用不同的演员搭配组合将没有影视画面的原创小说情节做成几分钟的mv在各大视频网站上更是点击量不低。
显然这是一门大生意但缺一个“吃螃蟹的人”。直到2015、2016年耽美作者柴鸡蛋的两部小说分别改编成网络剧上线后小成本的投入仍显示出了极强的变现能力。《逆袭》光DVD收入就上百万而《上瘾》上线24小时点击量破千万微博话题热门排行榜位列第一两位默默无闻的主演也晋升明星。
此后越来越多的耽改剧遵循着“社会主义兄弟情”的原则逐渐走入主流视野。《镇魂》、《陈情令》等现象级爆款更是将CP营销做到了极致。其中《陈情令》更是通过超前点播演唱会等模式实现了巨大的商业成功。然而这种成功的背后也伴随着争议和批评。一方面粉丝们甘心被按在地上摩擦另一方面“粉圈文化”争议也让耽美文化不再是小众爱好者的“桃花源”。
尽管如此耽改剧依旧吸引着无数男星试图通过这一途径走红。然而这条路并非坦途既可能因为和女演员搭戏而流失粉丝也可能因为解绑拆CP而被诟病。对于所有小众亚文化来说融入主流的过程总是充满挑战和争议但尊重和理解或许比任何商业成功都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