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陨落”的背后

AI百科1个月前发布 快创云
23 0

  美国国际集团(AIG)作为拥有89年经营历史、资产规模超过1万亿美元的全球顶级金融保险集团,其“巨人陨落”的故事引人深思。探究其倒闭的根源,发现主要归咎于AIG的金融产品公司(AIGFP)。

  AIGFP是AIG的全资子公司,由霍华德·邵信和约瑟夫·卡萨诺共同创立,负责金融产品交易。该公司早在金融衍生市场兴起之初便涉足其中,成为美国最早投资此类产品的公司之一,迅速扩展至能源、货币、商品市场,投资范围广泛,且采用快速进出市场的“赚快钱”策略。

  1997年成为AIGFP业务的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其衍生产品交易多为利率互换类产品,而1997年后,在JP摩根衍生产品专家的建议下,AIGFP开始大量购买和发行以次贷为抵押品的担保债务权证(CDOs)。此外,公司还大量介入信用违约互换业务(CDS),至2005年,CDS市场成为AIGFP的主要业务。伦敦AIGFP还推出“超级信用违约互换”产品,为市场上巨量CDOs提供担保,该产品利润边际从2002年的44%上升至2005年的83%。

  过去几年里,AIGFP凭借强劲的创新实力,在华尔街众多老牌投资银行中脱颖而出,树立了勇于创新、敢于冒险的企业形象,同时也为AIG带来了丰厚回报。然而,次贷危机爆发后,随着住房贷款违约率迅速上升,AIGFP的亏损日益扩大。截至6月底,伦敦AIGFP的亏损已高达250亿美元。9月15日,其亏损导致AIG信用评级下调,AIG被迫立即追加150亿美元抵押品,陷入流动性危机,最终不得不求助于美联储。昔日的摇钱树瞬间变成了难以填补的无底深渊。

  从内部控制角度看,AIGFP可能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作为AIG内部的一个高度自治实体,AIGFP奉行高额激励、宽松监督的企业信条。多数员工拥有高学历背景,投资银行定位使他们自信强于AIG内部销售保险的专业人士。丰厚业绩和高额薪酬进一步加剧了员工的自负心态。其次,母公司AIG近年来对AIGFP的监管有所放松。2005年苏立文接替格林伯格后,母公司对AIGFP业务干预减少,甚至有意放松管治。例如,取消了原先每月两次的工作评估例会。今年3月,美国联邦监管机构警告称,AIG在子公司监管方面缺乏独立性、透明度和精细化。最后,AIG的内设工作机制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2005年会计丑闻后,AIG设立了两个专门委员会负责审查复杂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然而,2007年负责处理AIG欧洲金融产品的首席全球策略家伯纳德·康诺利曾警告次贷危机及其可能对衍生产品的影响,但这两个委员会未能对此给予足够重视。

  10月7日,在美国国会举行的听证会上,AIG的前三名高级管理者均未承认错误,而是将问题归咎于现行的“以市值计价”会计准则。前CEO苏立文和罗伯特·维尔伦斯坦德均指出,“以市值计价”准则迫使AIG提前计提未实现次级债券损失,而这些债券到期时的价值可能不会像今天这样糟糕。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问题在于外部监管缺失。然而,问题在于AIG出问题的并非保险业务而是投资银行方面。AIGFP作为投资银行而非保险机构,不接受美国州级监管机构的监管。过去4年,伦敦AIGFP的部分业务通过在法国注册的AIG银行(Banque AIG)完成,该机构虽接受美国储蓄局监管但监管较为粗略。此外普华会计师事务所作为AIG的审计服务提供商在今年3月曾抱怨无法了解伦敦AIGFP的实际情况该公司透明度极低。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