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县景区简介

AI百科3个月前发布 快创云
49 0

  上蔡县自古以来便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早在8000年前,这片土地上就已经有人类生息繁衍。伏羲因白龟生于蔡河、蓍草生于蔡地而在蔡水之滨画卦,使得蔡地名扬天下。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克殷平天下后,封其弟叔度于蔡地,建立了蔡国,历经二十三代二十五侯。孔子也曾在此居住三年,七十二贤中就有六位出自上蔡。此外,这里还孕育了众多民族精英,如秦丞相李斯、汉相翟方进等。上蔡不仅是物华天宝之地,更是古代文明和民族文化的聚集地、发祥地。重阳节也源于东汉上蔡人桓景为避祸消灾而于九月九日登高的故事。如今,上蔡县被命名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并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上蔡县还是河南省文物大县,拥有众多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珍贵文物。

  (伏羲祠)

  伏羲祠又称白圭庙,位于上蔡县城东15公里处的白圭庙村。相传伏羲在此见到蓍草丛生、灵龟出没的奇景,遂在此始创先天八卦,开启了华夏文明。后人为纪念伏羲,在此兴建了规模宏大的伏羲庙,又称白圭庙或白龟庙。该庙始建于汉代,现存有伏羲殿、蓍草园等建筑。庙会期间,戏演连场、昼夜不息,吸引众多商贾和香客前来祭拜。

  (蔡氏始祖叔度公陵园)

  蔡氏始祖叔度公陵园位于上蔡县城西一公里处,现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叔度公是周文王第五子,被封于蔡地建立蔡国。他因参与“三监之乱”而被囚禁于郭邻,后病逝葬于此地。陵园由“世界蔡氏修建蔡侯陵园筹委会”集资修建,总投资1.7亿元。现已成为蔡姓子孙寻根祭祖的重要场所。

  (蔡仲陵园)

  蔡仲陵园位于上蔡县城东北处,周上公路西侧,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仲是叔度公之子,因治理鲁国有功而被复封蔡国国君。2009年,由世界柯蔡宗亲总会共同集资修建了蔡仲陵园,总投资520万元。该陵园不仅展示了蔡仲的历史功绩,还体现了辛姓和柯姓与蔡姓的渊源关系。

  (蔡国故城)

  蔡国故城位于上蔡县城周围,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河南省十大古城”。该故城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历史名城,由蔡叔度及其子蔡仲所建。城墙为黄粘土夯筑而成,现存有城门、门卫房等建筑遗迹。此外,还有人工烽火台等军事设施遗址。经过文物考古专家的考证,上蔡的瓮城遗址开我国瓮城之先河。

  (蔡侯望河楼-重阳登高处)

  蔡侯望河楼位于看花楼村的蔡国故城西城垣之上,是当年蔡侯登高眺望汝河和四周风景之处。这里也是重阳节登高的起源地。每年重阳节期间,游客络绎不绝,热闹非凡。楼内有明代建筑“玉皇阁”、“佛殿”等神殿遗迹以及宋代“桓景登高处”残碑等石碑数通。自2003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了16届重阳文化节。

  (上蔡县蔡明园公园)

  蔡明园公园位于上蔡县城西南部占地面积约1086亩经旅游专家规划后定位为上蔡县生态公园、上蔡的迎客厅公园的核心景区包括南天门(蔡明园广场)、湿地遗址保护区等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南天门大门为6柱5门11牌楼高35米宽75米是座古今结合建筑正门上方写有“回头是岸”四个大字由台湾高僧释明乘法师所著。

  (李斯墓)

  李斯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等素有“千古一相”之称他辅佐秦始皇统一六国并力主废分封行郡县统一文字等李斯墓位于上蔡县重阳办事处李斯楼村东南2000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弘扬李斯文化上蔡县已规划占地32.8公顷总投资1亿元建设李斯碑林等纪念设施。

  (千年古刹-蟾虎寺)

  蟾虎寺历史悠久内涵丰厚早在6500年前人类曾在此繁衍生息遗留有仰韶文化等文化遗址据上蔡县志记载:蟾虎寺始建于东汉永初年间唐时扩建的巍峨辉煌直到明朝中期经两次大规模修建又闻名天下1997年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楚国贵族墓地位于蔡国故城以西1至5公里的岗地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元前531年楚国灭蔡国后在此形成重要贵族墓地2005年出土的郭庄楚墓为“豫南第一大墓”出土珍贵文物1050件其中不乏精美之器如最大的青铜盖鼎口径80厘米等中央电视台记者深入该墓葬发掘现场拍摄了多部专题片播出。

  (孔子厄台与孔子手植银杏树)

  春秋时期孔子在蔡国居住三载曾断粮7日孔子厄台及孔子手植银杏树等重要遗迹至今保存完好银杏树枝繁叶茂状如华盖令游人叹为观止此外上蔡还有漆雕开墓等重要历史遗迹值得一游顺阳王墓等也展示了明代历史文化内涵黄尼庄地下粮仓旧址和上蔡县引水上岗工程旧址则反映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工程奇迹东岸桃核雕花工艺和茱萸绛囊工艺等传统手工艺品也展现了上蔡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白云翁”毛笔更是享誉全国的制笔佳品上蔡的小洪河作为淮河支流也曾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历史变迁如今正逐步复苏通航能力为当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