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馋AI功能时,厂商已经开始馋用户的身子了

AI百科6个月前更新 快创云
57 0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类AI工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继之前的“百模大战”后,AI工具市场即将迎来一场新的竞争,这次比拼的焦点不再是算法和算力,而是用户数量。

  从古至今,获取用户的策略中,广告投放始终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因此,越来越多的AI厂商开始通过大规模的广告宣传来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市场份额。

  当我们还在羡慕AI工具的功能时,AI厂商们已经开始关注我们的需求了。他们不惜投入巨资进行广告宣传,以吸引更多的用户。

  以字节跳动旗下的抖音豆包AI助手为例,其推广渠道主要分为信息流(包括短视频和直播)、搜索和应用商店。在信息流渠道的推广中,他们不仅投放了常规的短视频广告,还通过与KOL和KOC合作,以及每晚6点的两个直播间直播6小时不间断推广等方式,大力推广豆包。此外,豆包还在百度、搜狗、360等搜索引擎上投放了SEM广告,并在App Store、华为、小米、OPPO、VIVO、应用宝等主流应用商店进行了付费投流。这些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据QuestMobile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11月,豆包的活跃用户达到了1143.89万,一度超过了当时的文心一言。

  另一个成功的案例是智谱AI,他们选择了B站作为主要的广告投放平台。除了首页和视频旁的广告位外,他们还在北京地铁铺满了广告。选择B站的原因是该平台的用户群体普遍年轻化,对于尝试新鲜事物的意愿强烈。在过去的一年中,B站科技类视频的观看人数高达2亿之多,科普内容的播放量也增长了近200%。业内人士保守估计,今年品牌方在B站的广告投入是去年的3到4倍。

  除了这些有形的广告投放外,还有一种无形的广告正在持续触达用户。这些广告并非由个体投放,而是由整个AI时代推动的。互联网时代催生了众多网红博主,他们凭借自身的特殊技能与知识在普通人中脱颖而出。现在,AI时代的到来产生了新的创作内容和方式,一部分人抓住了这波红利,成为了新型博主。同时,也让更多的普通人看到了AI成果,普及了AI概念和技术的同时引发了模仿的热潮。例如,一位UP主去年12月用AI文生视频制作了《西游记》预告片,第一个视频就产生了48.7万的播放量。

  从Kimi智能助手到智谱清言AI,再到天工、星野、夸克和阿里云、字节、百度、钉钉等头部AI厂商都投入到了这场争夺用户的“战役”中。这场“战役”预示着AI技术正从全民话题时代向实际应用时代大步迈进。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