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科技重塑教育新生态
在数学课堂上,智能笔以其高精度和清晰辅助线,极大提高了作图效率;英语课堂上,学生利用答题器进行朗读,系统即时分析并提供个性化建议;操场上,学生佩戴的臂带设备让健康状况实时显示在大屏上……这一系列场景展示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积极推进,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对智慧校园建设的积极探索。
AI技术正助力个性化教学,如江苏省无锡市太湖格致中学的人工智能实验室里,学生们操控平板电脑编程,与“小飞”智能机器人互动,体验编程的乐趣。智能分析系统和个性化推荐算法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帮助学生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近年来,无锡经开区在“AI+教育”方面不断探索,全面引入人工智能课程,构建人工智能教育生态圈。
智慧课堂是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无锡市东绛实验学校全力打造智慧课堂,在云端平台的支撑下,老师和学生通过平板互联互通,深入教学全场景。智能设备让课堂评讲更加高效,学生们可以即时拍照上传答题情况,老师可以实时反馈并调整课堂进度。
AI技术也在体育课堂上发挥作用。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光谷四小的体育课上,AI智能体测系统的大屏上显示着孩子们的姓名、成绩等信息,室内操作后台则可以看到各个班级的体测成绩综合评分、排名、及格率等数据。该系统运用物联摄像头、机器视觉等技术,实现对学生体质检测的自主化、自助化、常态化。
除了教学场景,智慧校园还体现在智慧服务和智慧管理上。在河北省辛集市,114家学校食堂接入市网络厨房系统,家长可观看食堂流程;在浙江省嘉善县,创新打造“校园智慧接送系统”,提升校园周边交通通行率。国家教育数字化大数据中心建设已起步,将延展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运行监测范围,建设数据治理平台,赋能各类管理服务。
数字技术的运用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成为可能。泾源县依托宁夏智慧教育平台的“在线互动课堂”,以“强校带弱校”“中心校带村小”的模式,实现县域内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互通共享。泾源县还大力开展全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培养“互联网+教育”种子教师团队和卓越教师团队。
随着大规模应用的持续推进,中国教育的优质数字资源覆盖面显著提升。实施“慕课西部行计划2.0”,提供19.8万门慕课及定制化课程;启动首期数字支教创新试验,为1.4万名乡村中小学生送去2500多节科普、艺术类等课程。数字教育正在让更多优质资源突破时空限制、联通城乡、跨越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