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Cyber Manufacture公司为其“下一代NFT项目GAMA”筹集了600万美元资金。根据GAMA网站2022年6月1日的存档内容,GAMA是一个“去中心化组织”,旨在将1万名宇航员送入太空以实现地外能源获取。
时间推进到2023年11月13日,GAMA在其Discord频道上发布了最终公告,向“GAMA机组成员”宣布已正式开源GAMA空间站,并“为AI NPC引入新的API,由此开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以供用户参与和交互。然而,尽管GAMA的原始Twitter账户仍然存在,但用于存储大部分GAMA“Ask Me Anything”会话内容的账户已经消失。
与众多曾吸引眼球但最终被废弃的Web3项目一样,GAMA NFT项目如今也销声匿迹。但提及GAMA,是因为该公司CEO Jesse Lyu是Rabbit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这家公司打造了AI驱动的明星产品R1设备。
Rabbit R1是一款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号称允许用户通过语音指令控制各类应用和订阅,目前支持Uber、Doordash、Midjourney及Spotify等。其最终目标是完全替代手机功能,并提供类似《星际迷航》的人机自然语言交互。这款产品于今年1月在国际消费电子展上亮相,引起了广泛关注。
然而,尽管Rabbit R1在技术上采用了基于大语言模型的LAM(Large Action Model)和全新的RabbitOS操作系统,但它在发布后却遭遇了巨大的挑战。5月初,科技博主Mishaal Rahman揭露Rabbit R1内部运行的并非所谓的“全新AI操作系统”,而是Android系统,整个界面由安卓应用提供支持。此外,还有其他网友表示能够破解Rabbit R1,使其能在标准手机上运行。
全球知名拆解机构iFixit对Rabbit R1进行了全面拆解,认为该设备上没有运行人工智能计算的内部结构,认为这款小设备“确实没有必要被包装成硬件”,并总结道:“不敢相信自己为这只兔子付了钱。”
从备受追捧到全网批评,Rabbit R1的失败也连带暴露了Rabbit团队的背景。有网友发现,Rabbit的前身是Cyber Manufacture Co公司,成立于2021年,主要项目是GAMA。尽管Rabbit试图与GAMA/Cyber Manufacture保持距离,但网络上的信息仍揭示了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
实际上,Jesse Lyu在2023年11月2日向加州政府秘书长提交了文件,将Cyber Manufacture更名为Rabbit。而在此之前,GAMA项目已经宣布将开源整个游戏,但并未打算让GAMA继续存在。此外,还有另一家关联公司RCT Studio也被网友扒出。根据Lyu签字确认的Form D文件,这家公司曾在2019年筹集到1000万美元资金,而Lyu被任命为CEO。
Lyu的创业历程和与过往项目的关联显得极其复杂。自2019年以来,他通过不同名号为两家企业筹集了4600万美元资金。尽管他在媒体采访中讲述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但网友们的调查揭示了更多关于他的背景和项目的真相。Rabbit R1团队的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创业史和多次利用Web3、元宇宙和AI等流行语募集资金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