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PC什么意思?能做什么? AI PC作用介绍

AI百科6个月前更新 快创云
45 0

  实时生成数字人、AI视频抠像、AI音乐创作、本地130亿参数大模型智能助手、AIGC文生图、AI优化智慧办公、AI赋能数字艺术……

AI PC什么意思?能做什么? AI PC作用介绍
AI PC什么意思?能做什么? AI PC作用介绍

  12月15日,英特尔发布其AI战略,并推出包括酷睿Ultra处理器、第五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在内的多款支持AI的产品。在展示区,这些基于AI的应用场景和案例,凭借其艺术感和设计感,抢尽了新品风头,成为主角。

  AI大规模落地PC端已有数年,为用户提供了语音降噪、智能助手、视频背景模糊、图像智能填充等一系列应用。如今,随着大模型、AIGC时代的到来,芯片算力、系统软件、算法框架、应用生态同步全栈式升级,使AI与PC的联系更加紧密。

  回顾今年9月,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率先提出了AI PC的概念。当时,尽管用户对终端侧AI的性能有了一定了解,但AI PC与传统PC相比有哪些区别,能带来哪些新价值,仍是个未知数。

  现在,英特尔携手OEM、开发者以及艺术家、创作者等生态伙伴给出了部分答案。更重要的是,这只是英特尔在AI PC领域的初步尝试。

  解决用户痛点的AI触手可及

  在发布会后,英特尔公司中国区技术部总经理高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AI PC生态刚刚开始建设,还需要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英特尔将率先推进酷睿Ultra、AI PC对于大模型的适配,包括实现大模型量化后在PC端流畅地、最小精度损失运行,以及优化解决大模型对于内存、GPU的占用等难题。随着行业的快速迭代,明年或许就会看到和今天不同的、想象不到的应用。

  的确,一年前我们还没有想到PC端AI可以实现1秒钟生成一张图片,可以支持生成数字人,可以胜任多达200亿参数的大模型。从这个角度来看,端边云的AI算力提升遇上大模型、AIGC,推动AI落地终端侧,让AI生态建设并不是匀速发展,而是加速向前。

  那么AI PC对于消费者最具吸引力的亮点会有哪些?高宇分享了以下几点:

  首先是基于NPU的应用。他指出这将是AI PC优化用户体验效果最明显的发力点。例如,在剪映等视频创作软件中,将智能抠像等负载交由NPU执行可以将用时减少三分之一。还有基于酷睿Ultra实现实时动态捕捉并生成数字人,其中NPU可以同时处理27个骨骼点、42个手部点位,配合GPU、CPU的三维重建、渲染,发挥XPU多元算力的优势带来效能升级。

  其次是生成式AI,如Stable Diffusion等。在发布会上,搭载酷睿Ultra的笔记本通过LCM的方式支持1秒生成一张图片,通过XL+LCM的方式6秒生成一张高清图,速度相较云端并不落后。高宇认为,文生图、图生图等应用将会被更多用户使用。

  第三是大模型。高宇表示尽管目前大模型的应用还不够广泛,但随着英特尔牵头建立相应AI生态,那么未来半年或将出现的应用并不是今天可以想到的。他指出,也许很快就会有研发人员针对PC应用场景训练大模型,从而更好地解决用户使用过程中的各类痛点问题。

  对于AIGC、大模型,或许目前在云端训练、行业端应用的解决方案不能直接搬运到终端侧,部署在PC中创造价值。但引人关注的是,大模型与生成式AI相比以往不仅是执行用户指令提供服务,而是凭借强大的推理能力,担任了用户灵感助手。例如在创作场景中,无论是文字、图片还是视频、音频,得益于更强AI算力、更多有价值数据、更先进算法的支持,不仅AI提交的结果更准确、更有用,同时也可以让创作者在有限时间内进行更多尝试,从中更容易捕捉灵感。本次发布会的展区中,就可以看到英特尔携手众多艺术家、创作者打造的数字艺术作品。二手玫瑰乐队在现场表演时也利用AI创作了很贴合主题的VJ。

  在一些艺术家、创作者的努力下,我们还可以直观地看到AI在“玩狼人杀”过程中一些思考、撒谎的痕迹;我们可以轻松创作大师齐白石画风的作品;可以建立自己的AI数字分身……这些都还只是AI潜力的一个投影。借助大模型、AIGC,即使没有专业乐理知识,也能为古诗谱曲、将喜欢的旋律变成乐章。可以说AI PC不仅是增强了用户的能力,更拓展了用户的能力。

  英特尔等产业领头羊持续发力端侧AI算力、建设AI生态。数以亿计的PC都将拥有更强AI能力,成为AI应用落地的必要平台。英特尔表示将与OEM伙伴推出超过230款搭载全新酷睿Ultra处理器的AI PC。这个起点并不低,从产品形态到价格定位足够覆盖广大消费者及企业选购的需求。

  那么AI PC能做什么?一句话概括就是——让AI无处不在,让AI大有可为。未来无论是应用内置的AI功能还是专为AI打造的软件普及后的AI PC将让AI成为用户“看得见、摸得到、用得好”的智能生产力。而在推进PC向AI PC演进的过程中如酷睿Ultra等“算力底座”是必不可少的基石。一方面以PC手机为代表的终端侧AI若能提供更强劲的算力可以为用户提供低时延与个性化的AI体验数据在本地也更为安全可靠还能降低版权风险另一方面随着AI用户数量快速增长带给算力的压力持续增加如果都寄希望于数据中心那么面对数以亿计的用户硬件及算力成本将更加严峻因此从云端向着边缘终端分布构筑更灵活高效的算力体系也是必然趋势之一。作为首款采用Intel 4制程工艺的处理器酷睿Ultra堪称英特尔在发布高性能混合架构后带来的最重要创新之一采用3D Foveros封装技术拥有最多6个性能核和8个能效核以及2个低功耗岛能效核主频最高可达5.1GHz并配备全新锐炫显卡最多8个Xe核心支持XeSS、DX12 Ultimate图形性能最高约为前代产品的2倍。重点来了酷睿Ultra处理器率先集成NPU(神经网络处理单元)协同CPU、GPU以及OpenVINO工具套件为PC设备提供更高性能更灵活低功耗的AI能力满足更复杂多样的AI应用场景需求。除此之外英特尔酷睿处理器还具备以下特性——支持新一代英特尔硬件线程调度器;支持最高64GB的LP5/x或最高96GB DDR5内存;连接方面支持40Gbps的雷4集成支持英特尔Wi-Fi 6E(Gig+)以及支持独立的英特尔Wi-Fi 7 6(5 Gig)还支持英特尔Bluetooth低功耗音频等。在发布酷睿Ultra的同时英特尔也带来了Evo认证更新搭载英特尔酷睿Ultra处理器的英特尔Evo Edition电脑将带有全新标识并支持更多实用易用特性。值得关注的是英特尔扩大了“Engineered for Intel Evo”计划与行业合作伙伴的合作带来丰富的配件包括新的Bluetooth 低功耗音频和助听器配件Thunderbolt 扩展坞显示器存储设备Bluetooth 耳机鼠标键盘和接入点等进而从扩展连接等方面提升用户体验。全新酷睿Ultra共11款SKU包括H系列和U系列具体规格如下其中H系列的基础功耗为28WTurbo功耗为64W最大的Turbo功耗可以达到115W支持OEM灵活设计不同形态定位的PC产品U系列基础功耗可低至9WTurbo功耗为30W主要面向超轻薄本二合一产品。在15日的发布会现场包括华硕戴尔联想雷神机械师机械革命惠普宏碁等多家OEM都带来了搭载全新酷睿Ultra处理器的PC产品例如ThinkPad X1 Carbon AI可搭载酷睿Ultra 7处理器内存最高32GB LPDDR5x存储最高2TB PCIe SSD支持AI智能会议AI视频补帧AI智能降噪等增强AI体验戴尔灵越13 Pro获得了英特尔EVO认证支持AI办公等特性采用金属机身厚度14.35mm重量1.25kg配备13英寸2.5K屏幕且支持莱茵硬件级防蓝光等功能表现来看酷睿Ultra 7 165H对比前代酷睿i7-1370P性能领先约为8%对比AMD锐龙7 7840U则领先了11%。生产力方面酷睿Ultra 7 165H对比锐龙7 7840PUL Procyon视频编辑性能领先31%Premiere Pro测试领先41%Lightroom测试领先19%。全新加入的2个低功耗岛能效核也让酷睿Ultra能效表现有所提升对比酷睿i7-1370P可以节省约25%的功耗另外在线视频播放4K本地视频待机Teams视频会议等场景对比锐龙7 7840U功耗降低最多达到79%。此外酷睿Ultra的集显性能也是一大亮点发布会上英特尔甚至演示了在轻薄本上玩《赛博朋克2077》帧数也能达到60上下尽管开启了XeSS画质也无法和游戏本比较但最至少达到了能玩3A游戏的门槛从英特尔公布的成绩来看测试的18款游戏中酷睿Ultra 7 165对比酷睿i7-1370P均处于领先其中《博德之门3》优势达到了100%。另外开启XeSS后包括《巫师3》《古墓丽影:暗影》《赛博朋克2077》在内的15款测试游戏酷睿Ultra 7 165对的平均帧率提升达到39%。当然酷睿Ultra最重要的提升还是AI在CPU、GPU、NPU的架构下酷睿Ultra总体算力可以达到34TOPs且面对不同负载能够兼顾性能能效据英特尔介绍在Zoom视频会议场景下把背景移除这些功能转移到NPU上执行可以降低功耗38%。另外针对大模型生成式AICore Ultra可支持200亿参数大模型本地运行且可以支持多种大语言模型并提供更出色的生成式AI体验满足创意设计需求提升生产力。英特尔表示Core Ultra在Stable Diffusion上对比前代性能提升1.7倍;就文生图场景而言几乎可以一秒一张高画质生图也只需要6秒为加速落地应用除了文章开头提到的场景目前英特尔已经与超过100家ISV合作打造超过300个内置功能加速发展迈向无限芯生的时代数智时代A将无处不在大有可为。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表示:“创新将把数字经济的影响力提升至全球GDP的三分之一正在开发相关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助力用户能够在所有应用中轻松集成并高效地运行包括从云端到生成并使用数据的本地设备和边缘设备上。”他还提到引领时代的Core Ultra以及为企业打造的第五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壮大了产品组合助力实现愿景。可以说写好了“新篇章”的开头只是尽管有大模型AIGC的助力但想要一气呵成也并不轻松正如高宇在分享中提到生态建设还需要时间在克服挑战优化难题的同时持续推进创新和落地而且不能脱离用户需求“闭门造车”一定要解决面对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升作为生产力工具的价值这也是发展中十分有趣的“未知数”。或许在加持下能够出现全新的不同以往的应用模式和场景不仅解决痛点甚至改变“使用方式”。年被称为元年真心希望被寄予厚望的能够“高开高走”带来更多让人惊喜的可能性。(注:本文作者及来源已删除)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