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AI医学影像赛道如何突围

AI百科3个月前更新 快创云
44 0

  随着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医学影像AI产品已逐渐获得市场认可,从最初的不被接受到如今的广泛应用,这一转变见证了其价值的逐步凸显。在经济环境变化和医疗反腐常态化的背景下,这一领域如何寻求突破与发展,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根据动脉网发布的《2024医疗人工智能报告:生成式AI爆发,医疗AI走到新的十字路口》显示,医院对影像AI产品的接纳度显著提升,医生参与度加深,应用场景日益广泛。以影像AI为核心打造的医疗器械已覆盖筛查、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多个环节,且应用范畴扩展至除放射科外的多个医学影像科室。

  过去十多年里,通过持续的市场推广和用户教育,医学影像AI产品的核心价值逐渐被目标用户所认可。从主流影像AI厂商的销售数据中可见一斑,如数坤科技在2020年实现2477万元销售额,至2021年上半年已攀升至5262万元。然而,与高达10亿美金的估值相比,这一成绩仍显不足。在当前经济下行和一级市场融资环境收紧的背景下,加之医疗反腐的常态影响,AI医学影像赛道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医学影像软件作为辅助医生进行影像处理、查看和分析的工具,在提高诊断准确性和工作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医学影像后处理软件,如国内外主流的CT影像后处理软件,虽已包含血管分析、冠脉分析、脑灌注分析等高级应用,但主要依赖传统图像处理算法。而医学影像AI软件则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病灶特征识别和性质判定,辅助分诊、检测与诊断。然而,目前主流的影像AI软件尚未全面超越传统软件的应用范畴,且支持的应用类别相对有限。

  为了支撑高估值并讲好影像AI故事,众多影像AI厂商正积极探索商业模式创新。除经销或直销、出海、软硬一体等常见模式外,平台模式成为新的发展方向。通过构建医学影像AI生态平台,实现统一的入口、交互和丰富的应用选择,为用户提供持续更新的个性化服务。尽管医院信息化软件的高壁垒预示着平台模式实施难度大,但这一方向被视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目前,已有部分影像AI厂商开始构建自身的集成AI平台,如胸部、心脏、脑卒中一站式解决方案等。然而,这些平台大多局限于自家产品,缺乏统一的交互体验。以GE医疗推出的“爱迪生魔盒”为例,尽管集成了多种影像AI软件,但各应用界面和交互方式各异,用户需在不同软件间切换,影响使用体验。

  值得借鉴的是EnvoyAI和影微分集成平台等成功案例。EnvoyAI通过建立完善的AI快速分发机制,实现开发人员与临床医生的直接对接;而影微分集成平台则通过标准接口和统一的阅片界面集成多款AI诊断工具,为用户提供全面的医学影像服务。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但构建统一平台的愿景正逐步成为现实。随着医院信息系统的开放和自由选择软件模块处理医疗业务的实现,未来可期。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