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形象被烂梗抹黑,AI生成不能没边界 | 新京报快评

AI百科5个月前更新 快创云
58 0

  AI技术滥用,“关公”形象遭抹黑,传统文化亟需保护

  近日,山西解州关帝祖庙、河南洛阳关林等五大关庙联合发声,谴责部分利用AI技术生成制作“关公”形象图片、视频及文案,抹黑关公形象及IP的行为。声明强调,任何以低俗、恶趣味博取流量的行为都将被坚决抵制。

  随着AI生成技术的日益成熟,一些自媒体开始利用这一技术寻找新的流量来源。然而,这种技术的滥用不仅可能导致经典文化形象的扭曲,还可能对未成年人产生不良影响。例如,近年来出现的“林黛玉倒拔垂杨柳”、“女儿国国王和唐僧接吻”等离谱场面,以及搭配低俗图片、黑话烂梗等内容,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

  尽管新技术可以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展现人物个性、逸闻趣事等,让历史文化形象更生动,但任何演绎都不能越过底线。以关公为例,其忠、义、仁、勇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度娱乐化、低俗化地利用AI技术进行“二创”,不仅是对历史原型的不尊重,也亵渎了正向的文化内涵,消解了历史的严肃性。

  面对这种技术滥用的情况,相关监管需不断与时俱进,加强协同治理。特别是针对当前炙手可热的AI生成技术,必须明确其使用界限和责任归属。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划定低俗恶搞和幽默调侃的界限,厘清AI生成工具、使用者和网络平台的具体责任。

  总之,AI技术不能成为无边界的“创作工具”,经典形象也不能被无底线地“玩坏”。保护传统文化、拒绝低级趣味的恶搞内容侵蚀,应是每位网民的自觉行动。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