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下,量化投资正扬帆起航。
尽管2023年股票策略整体表现欠佳,量化私募在A股市场的动荡中却逆势而上,凭借卓越的超额收益成为市场焦点。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今年1-7月,量化私募的平均收益为4.48%,远超主观私募的3.57%。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量化策略不断进化。今年3月,GPT4.0的发布将AI对量化投资的推动作用推向新的高度。机构的应用已从数据提取与分析,深入到因子挖掘、组合、风控优化及交易执行等量化投资全链条。
据中信证券研究部估算,截至去年末,我国量化私募管理人的总资产规模已超过1.50万亿元。经历快速增长后,今年一批量化私募的规模进一步扩张,百亿级私募数量增加,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在市场超额收益逐步企稳的背景下,能否创新性应用AI技术,在量化投资全链条上助力投资者获取稳定回报,正成为众多量化私募竞争的关键。
天算量化董事长何天鹰近日接受了媒体专访,分享了关于AI赋能量化投资的见解与思考。自2014年归国创立天算量化以来,他带领拥有强大理工背景的团队,始终站在数学与计算机领域的前沿。2017年,他敏锐地捕捉到人工智能的崛起,天算量化率先拥抱新技术,成为行业内将AI应用于股票和期货量化投资的先驱。
经过市场周期的考验,“天算”对“人算”的赋能优势逐渐显现。第三方数据显示,2017年6月6日至2023年7月28日,何天鹰管理的中证500指增产品在AI选股模型的助力下,获得了超过160%的区间超额收益,平均每年超过20%。目前,天算量化的总产品规模已突破60亿元。
对于ChatGPT如何为量化投资创造新价值,何天鹰表示,随着AI进入“人优我新”时代,跑在技术前线的量化私募机构正积极创新应用技术,寻求差异化优势。作为管理者,他关注算力、算法与数据之间的平衡。以下是记者与何天鹰的对话摘要:
拥抱新技术
过去几年,AI技术对量化投资的渗透特征明显。何天鹰认为,AI对量化投资的赋能可分为三个阶段:2017-2019年的“人无我有”阶段、2020-2021年的“人有我优”阶段以及2022年至今的“人优我新”阶段。天算量化在第一个阶段已开始深度使用与研发AI模型,部分团队成员也是人工智能框架的深度贡献者。在第二个阶段,他们更注重模型对风险暴露的控制。目前,行业已迎来“人优我新”的阶段,天算量化正努力创新,打出差异化优势。
关于ChatGPT对量化投资的影响,何天鹰表示,他们正在尝试将ChatGPT应用于投研层面,利用其进行NLP研究性任务及文本信息分析。同时,ChatGPT也在辅助完成大量基础工作,如因子挖掘、代码编写及策略设计分析。此外,他们已将ChatGPT通过API接入公司的企业微信,提高日常工作效率。
风控模型的未来
风控模型在量化投资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业内对AI在风控中的使用尚处基础阶段。何天鹰表示,他们正在研发使用强化学习模型进行风控应用。目标是控制波动并服务于收益稳定性。他们希望结合对A股市场的深入理解及AI的协助,对风控模型中的风格因子和行业分类进行优化。
资源投入与平衡
关于数据、算力等方面的投入,何天鹰表示公司已与数据提供商深入合作并独立积累创新数据。他们也是最早一批购买GPU服务器的私募之一。尽管算力的投入是必要的但并非充分条件还需结合策略和市场特点的理解才能取得更好效果。天算量化的盈利将用于新的投入包括设备、人员及激励机制的优化等以形成长期良性循环。
指数增强与策略创新
何天鹰解释了指数增强策略的核心性以及其与宽基量化选股的异同点并介绍了公司在指增策略上的独特之处如行业轮动和市值轮动模块的应用以及控制超额回撤比和与友商的低相关性等策略创新。他们还重视策略的渐进式和跨越式创新并保持对市场和技术的关注以维持市场领先地位。
未来展望
对于量化投资的未来发展空间何天鹰表示国内市场仍有宽广而长远的发展空间并强调创新和守朴的重要性以应对挑战并为客户长期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