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两年里,AI作为商业界的热门关键词,其落地速度似乎比预期要慢,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也显得较为温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决策科学系主任、亿纬锂能经济学与决策科学教席教授、AI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方跃对此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
他预测,未来五年,AI将呈现两大新趋势:一是能源消耗的大幅下降,这将导致AI的使用成本显著减少;二是技术模型可扩展性的提升,这将极大地推动AI的规模化应用,使其从简单的创作领域(如知识、文字、图像、视频等)扩展到更复杂的推理领域。
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只是时间问题,这一趋势将对后续的人才和组织产生深远影响,企业需要对此进行认真思考和提前布局。
关于AI的价值,方跃教授指出,它远不止于简单的降本增效或工具。如果仅仅将AI视为一种技术手段,那么其意义将大打折扣。未来三到五年,人工智能(包括传统和生成式AI)将广泛融入各类产品、服务和工作流程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变革不仅会带来组织变革和企业重构,还会重塑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企业和各行业需要充分认知这一趋势,明确自己的定位,并把握这一机遇。
目前,企业对AI的应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将AI视为工具,到现有业务与AI的结合(AI in all),再到完全的AI原生。然而,大多数企业目前仍处于起点阶段,将AI视为个人工具使用,缺乏系统性的企业级战略。这导致知识难以沉淀和再利用,同时也存在数据安全风险。因此,这只是一个过渡时期。
随着企业向更高级的阶段迈进,它们需要面对一系列挑战。首先,企业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程度将直接影响其接受和应用AI的能力。那些信息化和数字化基础较好的企业,如原生态的互联网企业或已转型取得进展的传统企业,将更容易拥抱AI并与业务相结合。
为了实现AI in all,企业需要理清AI带来的价值并梳理核心业务流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强调几个关键点:不要只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选择成熟的技术而非准技术;CEO应重视过程而非仅关注ROI;同时要考虑AI能否产生新的商业模式。最终目标是使AI成为企业的标配并推动其持续发展。
此外,未来AI的影响将不仅限于技术层面,还将影响生产关系。特别是CHO(首席人才官)的角色将发生巨大变化。他们不仅需要管理人类员工,还需要管理数字员工。因此,CHO与CTO、CIO、CDO等技术部门之间的融合将成为必然趋势。
《哈佛商业评论》的百年发展历程显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早期话题主要集中在运营和财务方面以提高效率;后几十年则转向战略和营销以应对市场竞争;而关于组织和人才的讨论则始终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在未来几年里AI将在组织和人才方面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
综上所述方跃教授在2024年12月19日新增长大会现场的演讲为我们提供了关于AI发展趋势的深刻见解以及对企业如何应对这一变革的宝贵建议。这些观点并不代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和新增长学院的观点而是基于方跃教授的专业分析和研究得出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