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什么跟机器人比!” AI+营销带来行业恐慌

AI百科1周前发布 快创云
5 0

  蓝色光标近日发布了营销行业的新成员——小蓝机器人家族,这一系列智能自动化人机交互产品,标志着公司在与合作伙伴共建昆仑堂大数据研究院服务机器人研究方向上的又一重要进展。

  小蓝机器人家族由14款智能营销产品组成,包括idataBot营销数据平台、撰稿机器人妙笔等。这些产品的问世,不仅展示了蓝色光标在技术领域的前沿探索,更是其20多年营销传播数据积累的结晶。

  自四年前起,蓝色光标便开始了数字化转型的征程。将数字科技融入服务中,借助科技手段和AI产品赋能营销,一直是公司的重要发展战略。数据显示,2017年蓝色光标营收达152亿,其中基于数据科技的业务收入占比高达87%,而超过20%的创意由自主研发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完成。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已超百亿,预计年底将突破两百亿大关,智能机器人的贡献不容忽视。

  蓝色光标COO熊剑表示,未来将有更多工作由机器或人与产品共同完成。那么,这14款智能机器人究竟拥有何等的实力,能在劳动密集型营销行业中带来如此颠覆性的变革呢?

  在效率方面,idataBot凭借机器学习与大数据技术,能助力企业在产品定位、消费者洞察及投放计划等环节做出决策预判。它可提升营销人员3倍以上的资料收集效率和2倍以上的策划案产出效能,充分释放营销创造力。

  在速度上,撰稿机器人“妙笔”展现出了惊人的核心稿件裂变能力。经过对千万篇新闻内容的学习,“妙笔”已掌握模拟人工大量改编新闻稿件的技能,能在1秒内改编出数千篇适合不同媒体平台的稿件。

  至于智能方面,以BlueMC营销捕手为例,它可一键满足营销人员在找大号、受众分析、策略制定、新媒体运营及数据监测等方面的需求。其余产品也分别针对移动广告投放、自媒体投放及监测、线上线下场景投放、出海营销等领域进行智能营销。

  业内人士指出,小蓝机器人家族产品覆盖智能营销全链条,形成闭环,实现行业内“创意+数据+产品+资源+服务”的深度融合。

  蓝色光标COO熊剑表示,AI技术正在重塑营销行业。智能营销不再完全依赖人工,实时抓取的数据及算法可在系统内沉淀,更好地支持营销决策与创意产出。

  关于AI能否替代人类创意的问题,蓝色光标董事长兼CEO赵文权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他强调,在创意方面,机器难以完全取代人类。尽管程序化创意比例会提高,但核心部分仍由人类完成。未来十年内,这一比例可能达到80%至90%。

  在策划过程中,蓝色光标发现60%以上的工作是简单的重复性劳动。智能营销机器人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为创意工作者争取了更多思考沟通的时间。尽管公司曾经历裁员事件,但熊健表示这是为了通过技术实现收入增长的同时控制员工人数,提高工作效能。

  展望未来,赵文权表示数据科技将覆盖营销全链条,AI技术将变革整个营销领域,使营销更加智慧、有价值。小蓝机器人也将对外开放,通过应用迭代更新,促进行业快速发展。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