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一直期待着腾讯文档的AI助手,作为一名文档重度用户,腾讯文档早已成为我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我对腾讯的产品向来抱有高度期待,毕竟他们在产品体验方面的卓越表现是众所周知的。
终于,上周五我得知腾讯文档即将全面公测,虽然当时未能立即体验,但今天终于有机会一探究竟了。申请链接如下:
https://docs.qq.com/form/page/DQnJoYkdBVWRCT0tS
申请后几乎瞬间通过,腾讯文档的通知中明确告知了这一点。我花了大约半天的时间进行体验,如果要我评价腾讯文档AI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有何不同,这确实是个难以准确衡量的问题。各家产品各有千秋,巨头们更像是处于被动防御的状态,同时也在寻找未来可能的关键突破点。
在这个时代,拥有而他人没有的功能是极具竞争力的。虽然一些小的AI功能点可以缺失,但在办公和创作场景中完全缺乏生成式AI元素,则可能会面临严峻的挑战。这就像是在原子时代仍使用长矛进行肉搏,结果可想而知。因此,这些巨头更像是被动防守,去年Notion的冲击让它们开始奋力防守,并试图争取更多用户。
接下来谈谈腾讯文档AI的具体体验。它整体上遵循辅助(即copilot)的思路,原有的大UI界面保持不变,增加一个小浮窗作为新的层级。点击一下,AI窗口就会显现。
功能可以大致分为三个主要场景:
- 生成多种类型的文档:这个功能基本属于通用能力,通过首页的小浮窗即可实现。一句话就能生成各种文档,包括PPT、思维导图、表格等。然而,其意图识别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当我尝试生成一个关于MBTI十六种性格特点的思维导图时,它直接生成了文档而非预期的思维导图。你必须先触发“生成思维导图”的指令,再逐步引导才能生成所需内容。此外,文档问答功能在文档更新后似乎并未同步更新,这有待优化。PPT生成方面,腾讯的审美还算不错,模板设计美观且能有效串联内容。
- 文档内创作:这是较为常见的文档内辅助功能,与Notion、WPS等类似。在文本框中可以看到腾讯AI助手的小图标,点击即可调出小浮窗。腾讯文档AI提供了一些常用的封装功能,如文本润色、改写和翻译等,效果正常且速度体验良好。
- 表格内AI数据处理:这是我喜欢的一个功能,因为我对各种函数并不熟悉。腾讯文档在此方面提供了写公式和生成图表两个主要功能。例如,我可以轻松找出分享人数为101对应的阅读人数或阅读次数最高的日期等复杂数据查询需求。生成图表也很简单且准确(尽管有些图表设计得不太美观)。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腾讯文档的“限免”策略这可能是其寻找未来破局点的一种方式之一。在原有场景用户付费规模趋于饱和的情况下AI为腾讯文档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并有可能带来额外的付费和营收增长。对于面向C端的办公和创作者产品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 版权声明
本网站上的所有资源均来源于本网站,所有网址和文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行为,请将相关证明发送至以下电子邮件地址:dxse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