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AI对话机器人设计?我总结了5个方面

AI百科5个月前发布 快创云
59 0

  广泛意义上,聊天机器人主要分为基于简单规则的与依赖人工智能驱动的两大类别。当前,多数聊天机器人已迈入人工智能驱动的阶段,因此本文着重探讨此类聊天机器人的特点与应用。

聊天机器人的定义

  聊天机器人,又称Chatbot,起初名为Chatterbot,是一种通过软件应用或Web界面,以文本或语音形式与用户进行交互,模拟人类对话的实体。现代AI驱动的聊天机器人通常保持在线状态,并能以非线性的自然语言与用户流畅对话,相比早期更为灵活。

聊天机器人的起源与发展

  首个聊天机器人ELIZA由Joseph Weizenbaum于1966年创建,其设计基于简单的规则与模式匹配,通过关键词检测与预设模式匹配来响应用户输入。尽管技术基础较为初级,但用户的积极反馈却推动了聊天机器人的研究热潮。

聊天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分类

  除了按智能程度划分外,聊天机器人还可按应用场景分为以下几类:

  • 问答式:专注于理解用户意图并给出精准答案,如各类C端智能客服。
  • 任务式:理解并执行用户任务,如天猫精灵、华为小艺、Siri等。
  • 闲聊式:进行自然流畅的对话,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并适当提供情感支持,如微软小冰、Replika等。

提升聊天机器人用户体验的关键策略

  1. 多样交互,提升容错:当前聊天机器人支持语音与文本输入。语音输入涉及自动语音识别(ASR)与自然语言理解(NLU),而文本输入则仅依赖NLU。为提升用户体验,增加多种交互形式成为趋势。
  2. 风格化语言,赋予性格:聊天机器人不仅限于工具属性,当被定位为陪伴助手时,更需具备拟人化设计。这要求机器人能在情感支持与实际帮助间灵活切换,匹配不同的语言风格。
  3. 逐步递进,减少认知负担:避免长篇大论,将复杂内容分割处理,并给用户适当的等待时间,以增强用户体验。
  4. 友善收集数据,提升体验:在收集用户数据前需征得同意,同时利用个性化体验提升用户对聊天机器人的信任度。
  5. 设定正确期望,让用户监督反馈:明确告知用户机器人的功能限制,并提供反馈渠道以优化用户体验。

实施策略与建议

  • 分阶段自动化:让用户感知到聊天的逐步自动化过程,或针对不同水平的用户提供多级自动化选项。
  • 解释好处而非技术:在机器人自我介绍中强调自然交流与个性化推荐等用户体验优势。
  • 设定指标,优化体验:通过对话完成率、响应时间等关键绩效指标(KPI)来评估聊天机器人的性能与改进方向。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