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这个火到宕机的 AI 应用,它凭什么在 App Store 免费版挤进前十超过微信

AI百科4个月前更新 快创云
51 0

  在与 AI 聊天机器人的互动中,你总能感受到它们各自独特的个性,仿佛它们是拥有自己性格的伙伴。

  从 GPT-4 的内敛,到 Claude 3 的热情细致,再到 Grok 的古怪且略显笨拙,这些聊天机器人的性格差异,实际上也反映了它们各自擅长的领域。尽管大多数模型仍被强大的 GPT-4 所超越,但仍有一些大模型选择专注于挖掘自身的独特优势,而非追求全面发展。

  最近,国内大模型厂商 Moonshot AI(月之暗面)宣布其智能助手 Kimi 实现了技术突破,将无损长上下文长度提升至 200 万字,并已启动产品内测。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随着热度的上升,Kimi 在连续五次扩容后,一度出现宕机的情况。截至发稿前,Kimi 在 App Store 免费版应用中的排名已攀升至第六名,甚至超越了微信。

  为了验证 Kimi 的实际表现,我们第一时间获得了体验资格。基于《三国演义》的文本,我们设计了多个测试问题,包括逻辑和推理、人物关系和事件查询、事件时间线、角色观点与情感以及综合分析等。测试结果显示,Kimi 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表现出色。

  除了官方提供的测试案例外,我们还尝试上传了超过 200 万字的文档进行测试,但遗憾的是只得到了解析失败的结果。因此,我们仅节选了鲁迅全集的第二卷进行体验。测试过程中,我们向 Kimi 提出了多个问题,包括鲁迅后园中的树木种类以及特定文本在文档中的位置等。尽管我们设置了一个陷阱,试图误导它,但 Kimi 成功地避开了这个陷阱。

  此外,我们还上传了乔布斯 2005 年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文稿,并让其整理为词汇表。官方也分享了许多实用的玩法,如上传中医诊疗手册让 Kimi 提供诊疗建议,或上传代码仓库的源代码让其梳理代码结构等。

  Kimi 背后的月之暗面虽然成立仅一年,但在 AI 创投圈已颇有名气。去年六月,The information 盘点了五家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版 OpenAI 的公司,月之暗面位列其中。公司自创立之初便完成了首轮融资,筹集资金超过 2 亿美元。最新消息称,该公司完成了新一轮超 8 亿美元的融资。

  与其他大模型创企相比,月之暗面的创始人杨植麟拥有扎实的技术背景。他在清华计算机系毕业后前往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成为了两位 AI 领域巨擘的学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成功发表了 Transformer-XL 和 XLNet 等重要研究项目。这些研究成果对提升 Transformer 模型处理长序列数据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杨植麟曾公开阐述过 Moonshot AI 这一公司名称的由来以及大模型“登月计划”的第一步便是长文本技术。在攻克了底层技术难点后Kimi 的处理能力从 20 万字跃升至 200 万字。据官方披露的信息显示为了达到更好的长窗口无损压缩性能月之暗面的研发和技术团队从模型预训练到对齐、推理环节均进行了原生的重新设计和开发。

  综合体验来看Kimi 的优势在于实时联网功能和文件处理能力。得益于长上下文技术的加持Kimi 能够迅速总结概括信息并提供参考资料在上传文件或网址后还会自动关闭联网模式这一点值得好评。对于那些需要处理大量文档信息的用户Kimi 提供了简化工作流程的有效途径。月之暗面则提出了“Kimi 10 分钟速成定律”即过去需要 10000 小时才能成为专家的领域现在只需要 10 分钟Kimi 就能通过“填鸭蛋”式的资料灌输达到接近任何一个新领域的初级专家水平。这一理念实际上革新了繁琐的“阅读”过程使得人类能够直接跃升至思考的层面。如今AI 工具已成为我们手中的“电力”一旦体验过它的便利就很难想象回到没有它的生活。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