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部:欧盟《人工智能法案》正式生效(附全文)

AI百科1个月前发布 快创云
37 0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于2024年8月1日正式生效,标志着全球首个全面规范人工智能的法律体系在欧盟范围内启动。针对此法案,荷兰数据保护局发布了详尽的合规指南,旨在帮助组织和个人理解并遵循新法规的要求。

法案背景与目的

  《人工智能法案》的出台旨在确保人工智能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保护个人权利不受侵犯。尽管现有法律如GDPR在特定领域提供了保护,但针对人工智能的特定风险,如歧视、隐私侵犯等,需要更为专门的法规来应对。

法规内容概览

  • 风险分类:法案根据人工智能系统可能带来的风险程度,将其分为禁止、高风险和有限风险三类,实施不同程度的监管。
  • 禁止项目:自2025年2月起,带来不可接受风险的AI应用将被禁止。
  • 高风险系统:如用于招聘、执法等的AI系统需遵守更严格的规则,包括记录系统活动、确保数据管理和人工监督等。
  • 透明性要求:生成人工内容的系统必须明确标识,以确保用户知情权。
  • 监管与处罚:监管机构有权强制合规,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甚至撤回产品。

适用对象与义务

  该法案不仅适用于AI技术的开发者,也涵盖使用AI的组织,从政府到中小企业。开发者需确保系统满足要求并持续监控风险;使用者则需根据指导正确使用,并确保系统接受适当监督。

关键时间节点

  • 2025年2月:禁止不可接受风险的AI应用生效,组织需提升员工的人工智能素养。
  • 2025年8月:针对通用AI模型提供商的规则生效,包括技术文档准备、系统可解释性等。
  • 2026年8月:高风险AI系统的监测义务开始,透明度要求加强。
  • 2027年8月:全面监管高风险AI产品,法案全面生效。
  • 2030年8月:政府组织中现有AI系统的过渡期限结束。

行动建议

  对于AI的开发者与用户而言,首要任务是评估自身系统所属的风险类别,并据此调整策略以符合新法规要求。特别是高风险系统,需特别注意风险管理、数据质量、透明度及人工监督等方面。

结语

  《人工智能法案》的生效标志着欧盟在规范AI应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模板。对于所有涉及AI的组织和个人而言,深入理解并遵循这一法案,不仅是法律义务,更是保障技术安全、维护社会公正的必要之举。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