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作为全球华人共同的记忆符号,不仅承载着文化情怀,更映射出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演变轨迹。在数字经济浪潮的推动下,2025年乙巳蛇年的春晚与阿里再度携手,这对“老伙伴”的重逢激发出新的创意火花。
流量盛宴变身科技盛宴
尽管面临互联网媒体的挑战,央视春晚的观众基础依然稳固,其影响力不容小觑。据统计,蛇年春晚在新媒体平台上的直播观看次数和互动量均创下新高,分别达到28.17亿次和166亿次,彰显了其在数字化时代的强大吸引力。自2015年起,中国互联网公司纷纷将春晚视为流量争夺的战场,通过抢红包、集福卡、电商促销和短视频互动等形式,投入巨资以获取新用户。然而,随着互联网市场的饱和,简单的流量获取方式逐渐失去效率,互联网公司开始转向更长期的发展战略。阿里巴巴此次重返春晚舞台,既是对行业趋势的回应,也是其长期战略的一部分。
技术创新引领春晚变革
阿里云作为本届春晚的“技术合作伙伴”,不仅为春晚带来了技术层面的全面革新,也展示了阿里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实力。从全球云计算基础设施支持直播信号远程分发,到通义万相大模型让舞台视觉效果如“油画定格”,再到AI技术带来的“空中环绕、时空凝结”等全新体验,本届春晚充分展现了现代科技为传统节目带来的创新魅力。同时,阿里云还在大年初一凌晨宣布通义千问旗舰版模型Qwen2.5-Max的全新升级发布,这一消息引发了全球投资者的关注,包括阿里通义在内的中国AI产业的整体进步不容忽视。
全球科技竞争中的中国角色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国互联网企业正积极加强技术创新应用,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去年发布的意见也明确指出,要支持数字平台企业有序发展,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发挥积极作用。阿里云等科技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出海和模式出海战略正在加速推进,他们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领先地位,还在国际市场上积极开拓新的领域。未来十年内,随着全球智能大爆炸的临近点可能到来,谁能率先把握这一机遇,谁就将占据先导优势。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这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