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取代人类?他的预言插画在外网疯传!

AI百科5个月前更新 快创云
55 0

  近期,AI技术的迅猛发展引发了广泛讨论,尤其是像Chatgpt和Midjourney这样的工具,它们不仅能够进行对话交流,还能进行写作和创作艺术作品,这让人们不禁担忧人类是否将面临被取代的危机。

  有人担忧地表示,“GPT正在夺取脑力劳动者的饭碗,而智能机器人则正在抢夺体力劳动者的岗位,人类是否即将走向末路?”未来,人类是否真的会被AI完全替代?人类能否与机器人和谐共存?

  早在2017年,《纽约客》杂志的一幅封面图便引发了一场关于人类与机器人关系的热烈讨论。图中描绘了一个年轻的乞丐坐在街头,行人纷纷向他投掷螺丝和垫片作为施舍,连他身旁的小狗也惊讶地注视着一只机器狗。这幅图似乎预示了当前AI技术快速发展导致人类失业的趋势。随着对GPT的热烈讨论,这幅封面图再次被网络广泛传播。

  这幅画的创作者是一位名叫R Kikuo Johnson的亚裔插画师。尽管他的作品描绘了人类向机器人乞讨的场景,但他的创作工具已经从传统的纸笔换成了现代化的平板。Kikuo并不担心自己会被机器人取代,他认为:“如果机器人能够像人类一样神经质,那我可能会感到担忧。”这与作家余华的见解不谋而合:“虽然AI可能创作出完美的小说,但这些作品往往显得平庸。许多伟大的文学作品都存在着瑕疵,因为人脑会犯错,而这正是人脑最可贵之处,因为它不拘一格。”

  Kikuo Johnson的创作过程充满了对人类情感细腻捕捉的执着。例如,他的另一幅作品《晚点》在2021年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当时,针对亚裔的暴力事件频发,尤其是亚裔女性受害者众多。作为一名具有亚裔血统的插画师,Kikuo想到了自己的母亲、祖母和姑姑,于是选择了一对亚裔母女作为主角。在画面中,阴影从顶部下降奠定了紧张的氛围,母亲的眼神在四周游移,双脚保持平衡,姿态介于警惕和恐惧之间。这幅作品细节丰富,张力十足,并获得了协会2021年编辑类金奖以及2022年美国杂志编辑协会“新闻与政治”类最佳封面大赛的荣誉,最终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

  Kikuo的作品通过单张图像就能传达出超越画幅范围的人群和氛围。在他的《毕业典礼》插画中,一个2016届的毕业生看到2015届的毕业生正在校园里清理树上的学士帽,脸上露出了错愕和失落的表情。这幅作品获得了2017年美国杂志编辑协会“Brniest”(最聪明)类别最佳封面大赛的冠军。Kikuo还有众多类似的作品,这些插画看似平静,但只有通过仔细观察细节才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意。

  Kikuo Johnson的插画总是充满生活气息,场景和人物仿佛就发生在人们身边。这些灵感都来源于他收集的日常生活细节。比如,他观察到女孩在健身房里虽然身体在动,但双眼却完全被手中的书所吸引;或者是在城市中骑自行车时的自由与便利。他曾在一幅关于城市绿色交通的插画中,将自行车停在了禁止停车的标志下,这个场景源于他和朋友去海滩旅行时的真实经历。

  Kikuo对细节的追求使得他的作品颜色简约而鲜亮,给人一种舒适的视觉冲击感。他偏爱使用互补性的色板,如黄色-紫色、绿色-红色或橘色-蓝色等搭配方式,这样的配色使得画面更加明亮和时髦简约。他还特别提到蓝色是一个万能的颜色,它可以表现白天的冷静、夜晚的宁静、摇滚party的躁动以及万圣节魔鬼的恐怖等不同的情感氛围。

  Kikuo的作品风格不仅为他赢得了众多客户的青睐,包括Airbnb、可口可乐、苹果等知名品牌以及《GQ》《名利场》《纽约时报》《纽约客》《华盛顿邮报》等出版物;他还涉足电影海报和动画电影的创作领域。此外,Kikuo还在罗德岛设计学院担任教授并教授漫画课程。他不仅在插画领域有所成就还出版了多本漫画书如《夜间钓者》《鲨鱼王》和《没有别人》等作品都与夏威夷有关并以其独特的风格深受读者喜爱。

  对于如何创作出AI无法替代的作品Kikuo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请记得往你的作品中注入你的个人声音、感性和幽默感。”在未来人类与机器人的博弈中或许有人因失业而乞讨但也可能有人能够驾驭一大批机器人为自己服务而享受生活。但无论如何AI或许永远无法想象到当机器人摸鱼时也会喜欢看小猫猫吧!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