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赞叹人工智能技术的非凡魅力之际,不可否认的是,美国的OpenAI凭借其卓越的技术优势,长期在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甚至招致了包括马斯克在内的批评,指责其市场垄断行为。
然而,AI领域的格局正悄然发生变化,且这一变革源自中国企业的崛起,仿佛一夜之间,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AI并非孤立存在的行业,它依托于大数据、人工算法等核心技术,使计算机及智能设备能够模拟人类的思考、处理与学习过程,是人工智能学科在多领域的拓展应用。尽管这一概念自20世纪50年代初便已萌芽,但由于计算机技术、逻辑处理及数据采集的局限性,加之工业发展的滞后,AI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缓慢状态,甚至一度在70年代陷入低谷。
自80年代起,随着工业进步和电子计算机硬件能力的提升,以计算能力为基础的人工智能开始发展,但速度依然相对缓慢。真正推动AI快速发展的阶段是在21世纪之后,尤其对于那些工业和科技发展均较为领先的国家而言。其中,由硅谷科技巨头共同创立的OpenAI,被全球公认为AI领域的领军企业。自2015年成立以来,OpenAI相继推出了GPT-2等一系列AI模型和产品,这些模型成为了当前市场上众多AI产品的基础和发展方向。
尽管AI技术已在智能制造、医疗诊断、教育、交通、金融及军事等多个领域崭露头角,成为新兴的主流技术,但它仍面临着全行业的挑战。这种挑战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美国“习惯性纵容”的垄断环境所促成的。但如今,这一局面已被中国几家AI公司打破。
2025年1月20日,中国两家公司——月之暗面KIMI和深度探索DeepSeek几乎同时发布了各自最新的AI大数据处理系统模型。这两款产品的发布立即在美国高科技技术论坛HackerNews上引起了“业界地震”。美国AI界专家普遍认为,这两款产品“足以颠覆现有格局”。KIMI公司的K1.5模型被誉为“当前最具学习和推理能力的模型”,在数学、代码、视觉动态及通用能力等方面全面超越了OpenAI的GPT-4系列产品的运算速度。这一结论并非专家主观臆断,而是经过专业审视和数据审核得出的结果,显示KIMI的K1.5系统性能较OpenAI系统高出550%。而DeepSeek的R1也备受赞誉,其后期学习能力和训练强化能力被认为超越了OpenAI的同类产品。
这两款产品的发布时间令人不禁猜测这是否是“针对性的反击”。就在2024年末,OpenAI刚宣布其新推出的O3模型,声称该模型在评测中表现优异,将是一款比现有产品强大得多的推理AI模型。然而,无论是KIMI还是DeepSeek的产品都轻松超越了O3。
技术突破本身或许不会引发如此大的震动,但这两家公司的一个举动却让包括OpenAI在内的所有业界人士感到震惊:他们公开了产品的技术报告。对于依赖代码和技术的科技产品而言,技术报告无疑是核心竞争力所在。公开技术报告虽然能提升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但同时也等于将自己的弱点暴露给潜在的竞争对手。长期以来,OpenAI通过严格保密维持其在行业顶端的位置。而中国的这两家公司选择公开技术报告不仅显示了对自身产品的强大信心,还希望通过此举促进全行业的技术进步。
对于这一举措,业界人士在惊讶之余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作为美国智能算法核心企业英伟达的首席科学家范麟熙毫不吝啬对这两家公司的赞美之词认为这是“鼓舞人心的行为”。而北美的AI教育企业Answera公司创始人库弗特更是直言“对中国AI技术的快速发展感到惊叹”。这些评价既中肯又现实揭示了全球对中国AI企业崛起的认可同时也预示着行业格局的深刻变化。
中国计算机学会成立于1979年起步虽晚但自2000年以来在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方面投入巨大力度推动AI行业的发展。目前这一趋势仍在加速预计产业规模将在2030年突破万亿大关。从当前的发展速度来看中国有望在更早的时间点成为AI行业的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