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江湖里的“清华帮”

AI百科6个月前更新 快创云
62 0

  30秒快读

  位于清华大学东门的搜狐网络大厦,如今成了AI创业者的聚集地。一批清华大佬在此扎堆,王慧文的“光年之外”盘踞在三楼,王小川在二楼开了“百川智能”的媒体沟通会,7到11楼被智谱AI盘下……

  投身AI领域的清华人还有很多:有的是清华老师自己创业,例如计算机系副教授黄民烈创办的聆心智能;也有的是师生搭档,学生冲在前线,老师在后方支援,例如,孙茂松、刘知远一脉的深言科技和面壁智能等。

  一提到清华人,大家的印象是务实、低调、技术理想主义者……实际上,在中国创业大潮中,清华人往往扮演的是“挑大梁”的角色。前有“EE85”班撑起了中国半导体的半壁江山,后有96级缔造了中国互联网。而今,在已然硝烟弥漫的AI赛道中,“清华系”同样显得格外扎眼。

  搜狐网络大厦位于清华大学东门外十字路口的一侧。可能连张朝阳也没想到,昔日的互联网风水宝地,如今则成了AI创业的大本营之一。为了物理上“接近中国最顶尖的 AI 人才”,一批投身AI创业的清华大佬在这周围扎堆。

  王慧文的AI创业公司“光年之外”开张了,真格基金送上开业花篮。从官宣到“招兵买马”再到正式落地,王慧文只用了短短不到两个月。王慧文是真高兴,还为此发了个朋友圈:“新办公室第一天,切个蛋糕。”有意思的是,这条朋友圈恰好曝光了办公室的位置——搜狐网络大厦。光年之外就盘踞在这座大厦的三楼。

  王慧文开业没几天,王小川也拉扯着自己的AI创业公司闪亮登场。4月10日,王小川身着橙色帽衫,手拿ipad,在搜狐网络大厦的二楼召开小型媒体沟通会。在楼上阵阵装修的电钻声中,王小川宣布,自己和清华1998级校友茹立云联合创立人工智能公司——百川智能,旨在打造中国版的OpenAI基础大模型及颠覆性上层应用。巧了不是,王慧文此前也宣称光年之外对标国外的OpenAI。论辈分,王小川算是王慧文的师兄。

  此外,商汤联合创始人杨帆、循环智能创始人杨植麟、衔远科技创始人周伯文、深鉴科技联合创始人姚颂、地平线联合创始人黄畅、文远知行联合创始人李岩、轻舟智航创始人于骞、禾多科技CEO倪凯……这些人均出自清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今的AI圈斗法其实是清华师兄弟们的“神仙打架”。

  清华人在AI领域的成就还得追溯到四十五年前。1978年,清华大学就在计算机系内部成立了“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教研组。第二年,清华大学便开始给本科生开设《人工智能导论》的选修课。80年代末,清华大学又建起了“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了办好人工智能专业,清华大学还曾举办三期讲席教授组织,邀请世界著名的教授来参与清华的培养工作,其中就包括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2005年,姚期智成立了“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室”,也就是无人不知的“姚班”。自2005年开班至今,姚班已走出15届毕业生495人,撑起了国内人工智能的半边天。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2018年6月清华再次出手成立了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两位学界大佬亲自挂帅,清华这是在AI赛道下了大注。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