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5G-A商用与AI入端技术携手踏上全新征程,两者的融合发展已成为科技领域的热点话题。从工业制造到医疗教育,从智能交通到智慧城市,5G-A与AI的协同作用正为各行各业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科技驱动产业升级迎来新的机遇。
近日,多位行业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5G-A与AI的融合发展是科技创新的必然趋势。当前,这一融合正处于关键起步阶段,应积极拥抱这一时代浪潮,共同迎接更加智能、便捷的未来。
5G-A作为5G的升级版,对5G能力进行了重大升级。中国移动首席专家王大鹏在采访中阐释,5G-A可从两个维度理解:首先,它深度强化了5G的三大核心能力,即更高速率、更高确定性以及更大连接数量,以实现现有5G网络性能提升10倍为目标;其次,它将5G的能力三角拓展为能力六角,引入全新能力,如通感一体、通算智一体和天地一体等。
为直观呈现5G-A给生活带来的变化,王大鹏分享了两个案例。在北京工体元宇宙中心,中国移动5G-A网络为观众提供了元宇宙数实融合体验业务;在首钢乐园,实现了超密集沉浸式XR竞技游戏的应用试点,展现了5G-A低时延、高带宽的卓越优势。
清华大学副教授、面壁智能联合创始人刘知远表示,从公众视角看,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带来了流畅的自然语言交互模式,仿佛拥有一个无所不能的智能助理。从专家视角审视,大语言模型技术自2018年初步形成技术方案,与以往人工智能技术相比,最大特色在于通用性。一个模型能够同时胜任众多任务,标志着人类迈向更加通用的人工智能时代。
“在AGI时代,AI具备‘无所不能’与‘无所不在’的显著特点。”刘知远进一步分析称,“无所不能”意味着未来或将诞生AI的爱因斯坦、AI的牛顿,能够攻克更为艰巨的挑战;“无所不在”则是指智能可在众多距离用户最近的终端上实现。在无所不能的大模型与无所不在的端侧模型共同支撑下,5G犹如强力纽带将它们紧密连接,满足用户各方面需求。
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认为,在5G初始版本设计之时,由于尚未实际连接,难免出现网络能力与具体应用适配不佳的问题。而大模型的应用需强大移动网络支撑方能落地,5G-A与AI的结合恰好化解了这两方面难题:一方面,5G-A为AI的应用提供强大支撑;另一方面,AI也大幅提升移动通讯网络能力。
回顾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每一次技术飞跃都伴随着终端产品的升级。如今通信技术实现了5G/5G-A的突破,广度、速度、深度都达到前所未有的级别。面对移动AI时代的广阔机遇,AI与通信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华为公司副总裁、无线网络产品线总裁曹明表示,AI入端即把人工智能能力注入终端,使终端具备人工智能功能。目前ChatGPT上具有AI功能的APP已达300多万款,预计到2030年,70%的终端将支持AI功能。
曹明分析指出,AI入端带来多方面变革:一是AI应用在固定端和移动端同时涌现;二是终端呈现多形态模式;三是人机交互模式呈多模态样式。
5G-A与AI的相互融合对双方发展皆具重大意义。杨骅认为,AI的出现使传统网络模式和服务模式发生深刻变革。从网络性能提升角度看,AI对5G-A的发展起到极大促进作用;从服务角度看,网络不再是传统蜂窝封闭式网络。同时,5G-A与AI的融合从云、边、端三个方面全面结合,根据不同需求运用AI能力。在端侧,由于AI的加持,终端将呈现多模态发展态势。
然而,5G-A与AI的融合发展亦面临诸多挑战。刘知远从人工智能发展角度指出目前面临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探寻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二是需要类似芯片行业光刻机的精密技术和工程于一体的智能设备;三是将全世界的智能个体连接在一起实现群体智能而5G与AI的深度融合对达成这一目标至关重要。
业内认为尽管5G-A与AI的融合目前尚处于元年阶段但未来前景广阔。这一轮人工智能浪潮将如历史上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一般引领一次全新的科技革命深入到人类生活工作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曹明表示AI时代的到来比想象的更快未来人工智能与网络的结合将飞速发展终端应用体验业务也会更加丰富我们需习惯智能终端带来的生活和作业模式的转变。5G-A网络发展的深度决定了移动AI时代的高度让我们共建移动AI时代的数字基座共享数字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