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破译”甲骨文?来殷墟博物馆新馆体验

AI百科1个月前更新 快创云
23 0

  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向公众开放,这是全球首个全面展示商代文明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馆内展厅面积达到2.2万平方米,展出近4000件文物,包括青铜器、陶器、玉器及甲骨等,展品数量和类型均为商代文物展览之冠。其中,超过四分之三的珍贵文物为首次亮相,同时展出了一系列考古新成果。

  作为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是中国考古发掘时间最长、次数最多、面积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新馆以“伟大的商文明”为主题,设有三个基本陈列和四个专题展览,以及一个特色沉浸式数字展。其中,大量殷墟出土的青铜器被集中展示,包括馆藏最大的司母辛鼎,由商朝王后妇好的儿子为纪念她而铸。

  车马遗迹专题展厅内,23辆马车依次排开,这是中国目前出土最早的马车,让人仿佛看到当年“车辚辚马萧萧”的壮阔景象。此外,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将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向前推进了约1000年。令人惊叹的是,3000多年前的甲骨占卜记录中,留下了商王武丁给妇好的暖心“情书”。

  新馆的一大亮点在于数字科技与文化的创新融合。在三层甲骨特展中,16片实体甲骨在“C位”展出,上下两方装有两块数字屏幕,让观众以沉浸互动和参与的方式深入体验甲骨文化的魅力。这是由殷墟博物馆与腾讯SSV等共同创建的数字互动展示项目,两块屏幕充满了科技感,微痕增强让甲骨实物看得更清楚,字形匹配AI算法让甲骨文字更方便查找。烛光释字展示了古今文字的神秘与美妙。观众还可以通过甲骨文互动数字海报参与体验计时趣味答题,测试自己对甲骨文知识的了解。

  自2022年12月起,河南安阳与腾讯携手共同推进人机协同,助力甲骨文的“破译”和传承活化。基于数字科技能力,实现甲骨文信息“看得清”、甲骨文字“查得到”、甲骨文数字资源“用起来”的三大技术创新突破。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