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选题到框架设计、再到文献综述和正文的写作、图表制作、参考文献格式整理、摘要和关键词优化以及文章整体修改润色,AI都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好的辅助,而用好AI工具,关键在于向AI发出准确的指令,并在对话中进行引导。这本《高效写论文》中,介绍了很多向AI提问和沟通的技巧:
1、直线提问型逻辑:直接向AI提出问题,没有提供额外背景信息。例如,直接问”特朗普是谁”。
2、循环引导型逻辑:通过归纳或演绎引导AI回答,例如“请基于SWOT模型,帮我一下ChatGPT”。
3、DAFE提问模型:这种提问方法包括四个步骤:Design(设计):在提问前明确提问的目标,并设计获取预期目标效果的执行方式。Ask(提问):根据设计的目标和方式,提出具体的问题。Feedback(反馈):AI根据问题给出文字、表格、图像等不同形式的反馈。Evolve(调试迭代):根据反馈结果,对问题进行更新和迭代,以获取更准确的回答。如果反馈不理想,可以从改进提问、改进答案、多次生成等角度进行调整。
4、背景角色法(RBOC模型):向 AI工具说明用户的角色或者 AI工具需要担当的角色,然后告诉它需要进行的任务,这样 AI工具提供的答案就比较具体,针对性也强。常用的提问结构采用 RBOC模型,即担任角色R(role)、阐述背景B(background)、定义目标O(objectives)、给定条件C(condition)。
5、知识框架法:在提供背景角色的基础上,要求 AI工具按照既定的某个理论、框架、流程给出答案,这就框定了AI工具输出结果的结构。因为这些理论框架是经过验证的所以会总体上提升答案的质量。这种提问方式是演绎逻辑的运用。例如:你现在是一名传播专家,请通过5W传播框架,对直播的传播现象进行。
6、内容训练法:这是对归纳逻辑的运用。AI工具通过对某些文本内容、特点、结构等方面进行和模仿,可以生产出类似风格的内容。
7、角色教练法:提供背景角色和知识框架,可以改变用户和 AI工具的位置,使 AI工具充当提问者。对用户进行提问甚至是逼问,可以促使用户深入思考,以处理一些问题。这种提问方式是演绎和归纳并行,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