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雷总,最近你怎么在骂人?”在雷军的微博评论区,一位粉丝如是问道。雷军则是回复了三个愤怒表情,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不久前的假期中,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大量“雷军”的发言视频。视频中,“雷军”锐评了堵车、假期、调休、游戏等一切热门话题,不仅言辞犀利,甚至还有一些粗话、脏话。有网友调侃称,“上网被雷军骂了整整7天”“被雷总骂蒙圈了”。
视频内容除了吐槽,还涉及捐款给某大学、用小米SU7撞人、远程控制小米手机等。目前,相关短视频平台已下架这些内容。
其实,这些视频中的声音并非出自雷军本人,而是AI配音。
近期,在社交媒体上使用雷军AI配音,已经形成一种创作风潮,各种配音模仿、恶搞视频层出不穷。抖音上话题浏览量过亿,B站上相关创作超过上百条。
目前市面上有大量AI配音的小程序,用户只需在程序内选择相应的人物声音并输入文字,便可借用他人的声音发表言论。从雷军到马保国,从葛优到麦克阿瑟……AI配音可以模仿众多人物的声音。用户不仅可以任意选择声音,还能调节语速、语调等细节。
相关AI负责人提到,AI合成主要基于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模型实现。通过大量的声音样本训练,AI可以学习到特定人的声音特征,并生成相似的。
“目前,这些技术的门槛确实变得很低了,一些开源的软件和平台使得即使没有专业知识的普通用户也能进行声音克隆和合成。”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AI配音已经成为了一种全新的创作方式,越来越多的网友通过AI配音软件进行创作,有声行业也受到了AI配音的影响。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AI配音?
王明军老师曾经对AI的发展以及AI配音对有声行业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王明军老师认为,“AI的发展是必然的,我们应该积极拥抱新的时代,以开阔的视野和坚定的信念迎接挑战。”
提到AI配音对有声行业带来的影响,王明军老师说道:“面对行业变革,从业者有危机感是很正常的。我们要紧跟时代,不断学习和进步。科技推动社会和人类进步,我们应该感谢这些变化。面对不得不改变的情况,只有勇敢适应,才能避免被淘汰。”
一方面,AI配音技术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让内容创作变得更加多元化,甚至带来了行业的变革。另一方面,AI配音也存在被滥用的风险,不当使用可能会涉及侵权等问题,这也引发了人们对AI技术应用边界的讨论。
回看互联网上流行的AI配音视频,从“AI孙燕姿”“AI周杰伦”翻唱曲,到“AI郭德纲”讲英文段子,“AI霉霉”讲流利中文,再到如今“AI雷军”骂翻全网,AI配音的应用从玩梗逗乐,逐渐变为在违法的边缘疯狂“试探”。
今年9月,网信办发布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AI生成合成内容,应当添加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前者可被明显感知,后者添加在元数据中。
AI配音技术的使用和防范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我们在享受AI配音技术的同时,也要关注其潜藏的风险。
本文所采用图片及音视频资料来源于网络,侵删
编辑 | 张辉
往期精彩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小心别读错啦!
徐德智:被称名气很大的记者,曾进行战地报道,还是个提问鬼才
央视主播沙晨主持飞天奖引热议:严肃与诙谐的混搭
在活动中学习
在展演中交流
在互动中成长
|抖音|
王明军—语言教育者
声合邦—有声教育1店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