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新解”火爆中文AI圈!我输入了10个广告黑话

AI百科2个月前发布 快创云
22 0

先上网址:

https//hanyuxinjie.com/

“汉语新解”是国内的AI创作者李继刚老师写出的一段提示词。 使用 Claude 输入这个指令后,AI会根据互联网信息将一个汉语词汇进行全新角度的解释,并且同步生成一张语录海报。

最近,这个神级AI提示词火爆AI中文圈。

甚至有人把犀利幽默的「汉语新解」称为“AI届的世说新语”、“AI鲁迅”、“最强AI嘴替”。

「汉语新解」首页

看到上面这些名,我的第一感受是:

什么?!一直被诟病“机翻味儿太浓”的AI,竟然已经可以和鲁迅先生比肩了?

于是我火速输入了10个黑话,先一起先来感受下「汉语新解」的威力。

前方高能!

1

甲方

财大气粗的暴君,用金钱挥舞着需求的皮鞭,在创意的奴隶市场上,呼风唤雨的创造者。

2

乙方

合同链条上的薄弱环节,被甲方剥削的职场韭菜,永远被压榨的创意奶牛,梦想与现实碰撞的悲惨牺牲品。

3

洞察

窥视灵魂的望远镜,揭开的手术刀,照亮内心黑暗角落的闪电。

4

营销

套路满满都欲望工程,用花言巧语包装虚无,让人心甘情愿掏空钱包的魔法戏法。

5

精神污染加工厂,用华丽语言包装欲望,批量生产现代人的精神。

6

比稿

笔墨角斗场上的文字血战,创意被碾压成灰,自尊在审阅中碎裂,为虚荣和生存而献祭灵魂的现代祭坛仪式。

7

创意

思想的泡沫,漂浮在平庸海洋中的彩虹肥皂泡,几乎从不触地,却总让人追逐不休。

8

brief

言简意赅的美学,思想的极简主义,用寥寥数语撬动世界的杠杆。

9

文案写作

字句编织的美化谎言,用华丽词藻包装平庸产品,文字魔术师为消费主义涂脂抹粉的精湛技艺。

10

品牌部

包装梦想的包装工,用华丽外衣掩盖内在空虚的专业团队,企业自我陶醉的镜中花。

怎么样,不?总之,行业的我看完已经汗流浃背了属于是。

好吧不找虐了,「汉语新解」还这么点评最近发生的热点事件:

11

中国男足

一群穿着红色球衣的男人专门在绿茵场上演绎“躺平”艺术。他们的目标不是进球,而是如何把失败包装成进步。他们是国民情绪的调节剂,让我们在绝望中品味希望的可贵。

12

调休

现代社会的时间魔术:把本该属于你的假期变成一场精心编排的工作马拉松。休息成了奢侈品,而加班成了常态。

13

AGI

人类智慧的终极仿冒品,一场硅基生命对碳基霸权的温柔革命。它是未来的许诺,也是现实的讽刺——我们还在为人工智能绞尽脑汁,而人类的智慧却日渐稀缺。

14

牛马

社会阶级的隐喻动物园,驯兽师们最爱“牛马”。你以为自己是勤劳的楷模?不,你只是被驯化的生产工具。所谓“吃苦耐劳”不过是奴役的文艺辞藻。醒醒吧,你不是什么’勤劳的牛马’,你是被剥削的人类。

15

爱情

一场精心编排的自我欺骗戏码,两个灵魂为了逃避孤独而达成的共谋。它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也是最甜蜜的毒药,让我们心甘情愿地放弃理智,在荷尔蒙的迷雾中跌跌撞撞。爱情:理智的休假,心灵的冒险。

16

人生

一场无人喝彩的独角戏,从呱呱坠地到谢幕落幕。台词由他人代写,剧本却要自己演绎。

17

华为三折叠

科技树上的奢侈果实,折叠着消费者的欲望与钱包,三重炫技下隐藏着创新与焦虑的双面刃。

18

iPhone 16 Pro

科技巨头的年度催眠曲,包装着微小进步的奢华梦幻,掏空钱包的数字镣铐。

19

ChatGPT

人类智慧的乞丐,在科技的布施箱里乞讨着零碎的知识。它像个没有灵魂的复读机,复述着人类的智慧结晶,却不知其中深意。它是人类智能的影子,永远追随却永远无法超越。

20

短视频

视觉,碎片化的精神瘾剂,用十秒钟贩卖廉价多巴胺的现代毒品。

为什么「汉语新解」这么犀利?

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好奇,作为AI,「汉语新解」“怼天怼地怼空气”的风格到底是怎么设定的?

它的回答的确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鲁迅,当这种特定时代的语言风格纳入当代语境,有一种怪诞又真实的观看爽感。(除了骂我的时候)

看看提示词,它的风格预设值果然是:“王尔德”、“鲁迅”、“林语堂”,我看到之前的版本还有“罗永浩”。

另外,下面的“擅长一针见血”,“隐喻表达”和“批判讽刺幽默”,无一不在告诉我们:

「汉语新解」在之初就被赋予了一份独特而强烈的个性。者的初衷就是打造一个“不怎么好惹”,但敢于直言的AI。

会骂说,就是“汉语新解”能火爆AI圈的关键。

我一直认为,AI的魅力,就在于其能够对现实世界进行超出想象的奇异重构。

虽然言辞可能有些过于直接,但「汉语新解」正是在这样的期待中,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对汉语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再创造。

也正因为「汉语新解」的逆向思维与锐利,人们在收获了观看爽感的同时,不自觉地就会抱着“会说你就多说点”的心理,不停地探索着更多的新词新解,然后乐此不疲地转发给身边的人。

当这份新奇的重构体验叠加并迎合了某种集体社会情绪,在海量的自发分享与转发之下,自然演变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另外我还想说,某种意义上,「汉语新解」有“重建巴别塔”的力量。

信息过载、文化多元、意见的背景下,词语的传统意义在不停地坍塌,语言的理解受到了挑战,社会沟通中的误解与隔阂逐渐拉宽。

也因此,「汉语新解」打破了原来由于语言障碍带来的沟通壁垒,起到了重建语言,重新弥合共识的作用,在我看来,这就是另一种形式的“重建巴别塔”。

而「汉语新解」给品牌营销最大的启示或许就是,人间清醒的耿直嘴替人设,真的很招人稀罕!

最后,李继刚大神的公众(ID:Write Prompt)里,还有其他的诸如“知识卡片”、“答案之书”、“信达雅翻译”等其他提示词,想要自学的小伙伴可以移步参考~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