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引领未来
高等教育的新篇章
第38期卓雅思齐小分队集体参与人工智能线上培训
为充分应对时代挑战,推动教育教学的数字化转型,恰逢天津市中小学津门三杰(杰出校长、班主任、教师)培养支持计划的活动契机,2025年3月21日晚(2000-2115),卓雅思齐小队成员在特聘亓凯老师的组织下在线上对2025年首场“全球教育数字化对话”进行了深入学习。
AI赋能,智慧未来
本次会议旨在分享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的洞察,交流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来赋能教学的案例,以促进教育观念和教学法的更新,从而推动知识的全球化,跨文化,联合化交流。
首先由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进行会议致辞,他首先向教科文组织对本次会议的支持表示感谢,强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帮助与挑战,呼吁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本次人工智能的对话,充分利用好在线对话平台。
接下来分别由来自世界各国的四位教授进行时长约10分钟的主旨演讲。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阿卜杜勒加利勒阿卡里基于目前高等教育的现状,指出有必要将AI看做高等教育转型的机会,并列举了日内瓦大学目前应用AI的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强调了教职工、学生用好AI的必要性,从而培养批判性思维。最后,构想远程教育带来的机遇。
牛津大学教学与学习中心助理科技主任多米尼克卢克斯以“Empowering Higher Education with AI?”为主题从AI的诞生、发展、现状出发,指出AI变革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带来了思维的局限性。实验室与现实生活中的AI应用存在着重大的区别,AI是个人性极强的工具。他同时指出了大学机构设置与AI的不匹配性,为了避免AI的滥用,我们也需要明确如何正确地去应用AI赋能高等教育。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计算机系助理教授王奕则通过编程教育的内部挑战以及外部挑战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人与AI的合作来满足教育和职业的需求”。同样,她也指出了AI存在的局限性,明确了老师在学生使用AI情境中起到的指导作用,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AI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张羽从学生学习方式的角度出发,肯定了AI在学生学习中起到的巨大作用,主张打造学习社区。同时报告了大语言模型在课堂对话中的应用和效果,为生成式AI赋能课堂诊断提供基础,并对本项课题进行了简单的概述。
会议最后,由清华大学在线教育中心联盟发展高级主管李佚凡主持与四位教授进行了时长约30分钟的圆桌会议。会议主要围绕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高阶思维培养,以及教师未来素养提升等话题,在高等教育机构应正视和拥抱新兴技术,并建构良好的合作体系以应对快速发展的技术革新等方面达成共识。
智慧教育,感受深刻
小队参与培训情况
无法否认,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必将对当下高等教育甚至初高中教育产生重大冲击,但同时也带来了莫大的契机。会议结束后,小队成员纷纷对“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度的反思与思考。
吕梦楠
通过参加2025年首场全球教育数字化对话直播,我对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人工智能正逐步改变教育方式,通过智能推荐、数据等技术实现个性化教学,为学生提供更精准、高效的学习体验。同时,人工智能也助力教师减负,优化教学资源配置。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和伦理问题也亟待关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深刻认识到应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新模式,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塑造,确保技术为教育服务,而非替代教育。
吕琳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逐渐赋能高等教育领域,为教育教学带来了许多变革和创新。在我看来,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的最大优势在于个性化学习和智能辅助。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教育机构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用于智能教学系统和智能辅助工具,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成绩提升和全面发展。尽管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需要谨慎使用,避免依赖过度或失去人文关怀。我相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高等教育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张皓源
人工智能为重塑教育形态、推动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人工智能作为强有力、智能化的教学工具,需要加以规范和引导。人工智能是加速大学转型的机会,需要培训学校教职员工使用人工智能,改变教学方法,教学要从“师生交互”向“人机交互”转变。我们要接受、适应人工智能,把人工智能整合到教学过程中,确立人工智能的使用规则,同时明白其优势与局限性,尝试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学生的学术能力,锻炼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但是需要注意在推动学生想法出现后,也要让学生意识到人工智能的风险,适时而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思维,不过度依赖人工智能。
单文倩
通过观看此直播,自己有一些感悟,人工智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理解什么是人工智能,才能知道人工智能教育要传授学生什么知识,培养学生什么素养,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在此次人工智能教育中,我对人工智能的理解是人工智能等于云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和5G技术综合的产物,做好人工智能教育能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便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对教育情景的感知。学习服务也将可以定制,使人工智能教育从智能增强,转变为智能补偿,最终达到智能替代。
结语
智能时代是教育的“变局”与“新机”。小队全体成员对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充满信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深化,我们相信人工智能将为高等教育带来更多的惊喜和突破。AI赋能教育,小队成员将思考智能时代面临的教育挑战、实践变革以及教师队伍建设,为推动数字化赋能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青春能量。
供稿 | 第38期实习支教北辰分队
排版 | 张梦彤
校对 | 李晓楠
审核 | 李贵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