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全球前沿追踪(2024.7.26-9.29)

AI百科6个月前更新 快创云
60 0

时间:2025年7月26日-9月29日

信息汇纂:杨芸淞

本期指导:游传满

政策发展

全球首个人工智能法律公约签署

2025.9.5

2025年9月5日,美国、欧盟、英国和其他七个国家及组织签署了全球首个人工智能法律公约《人工智能框架公约》,以促进AI技术的国际监管合作。该公约旨在确保人工智能的发展遵循、和法治原则,涵盖AI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并鼓励签署国对AI造成的风险负责。公约还区分了AI在公共和私人部门的应用,并设定了不同的责任标准。

《人工智能框架公约》的签署标志着AI监管领域迈出了全球化的重要一步。公约的签署国将建立监督机制,确保AI技术的应用不会侵犯和原则,并保护个人隐私和自。尽管存在执行力度和细节的争议,但公约的签署为全球AI治理提供了合作框架,为未来的技术发展和国际协作奠定了基础。

信息来源:

https//www.coe.int/en/web/artificial-intelligence/the-framework-convention-on-artificial-intelligence

《人工智能框架公约》(图源:欧洲委员会)

教科文组织发布《面向教师的人工智能能力框架》

2025.9.7

教科文组织于2025年9月7日发布了首份全球指南,旨在规范和引导生成式人工智能(AI)在教育和研究领域的应用。随着ChatGPT等生成式AI技术的迅速普及,教科文组织呼吁各国实施适当的管制措施和教师培训,确保技术应用遵循以人为中心的方法。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强调,生成式AI为教育带来巨大机遇,但也可能造成伤害和偏见,因此在缺乏公众参与和监管的情况下,不能将其纳入教育体系。

该指南基于教科文组织2025年通过的《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和2025年的《共识——人工智能与教育》,旨在回应全球长会议的关切,帮助政策制定者和教师最大限度地利用AI的潜力。指南详细定义了生成式AI,并讨论了其运作机制及对教育的影响,同时指出了相关争议,如加剧数字鸿沟、缺乏透明度、内容污染等。教科文组织特别指出,ChatGPT等模型多基于全球北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训练,可能在数字层面加剧不平等。

为应对这些挑战,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七个关键监管步骤,包括批准数据保护条例、制定人工智能战略、实施伦理监管措施、调整版权法、细化监管框架、进行能力建设,以及思考影响。此外,教科文组织建议在课堂上使用AI工具的年龄限制应设为13岁,并指出全球门在伦理和教学层面对AI工具的融入准备不足。今年早些时候,教科文组织对450多所中小学和大学进行的一项全球调查发现,全球只有不到10%的学校制定了关于使用生成式AI应用的政策或指导,凸显了国家监管的缺失。

信息来源:

https//news.un.org/zh/story/2025/09/82

《面向教师的人工智能能力框架》封面(图源:Unesdoc)

“未来峰会”通过《未来契约》

2025.9.22

在2025年9月22日于纽约总部的“未来峰会”上,各国领导人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未来契约》及其附件《全球数字契约》和《子孙后代问题宣言》。该契约旨在通过56项行动计划,推动可持续发展、国际和平与安全、科技创新、数字合作以及全球治理的变革。古特雷斯在讲话中强调了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国际金融架构的现代化,以反映当今全球经济的现实并解决全球经济挑战。他呼吁更新和改革国际合作,以应对技术、地缘和全球化带来的权力关系变化。

此外,主席费勒蒙扬强调了《未来契约》对于确保全球公平分享进展的重要性,并指出峰会为利用科学、技术和创新的力量,为人类未来做好准备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未来契约》在和平与安全方面承诺改革,解决代表性不足的问题,并防止外层空间军备竞赛。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它推动了国际金融架构的突破性改革,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效的全球安全网。《全球数字契约》基于技术应造福于每个人的原则,包括了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协议。《子孙后代问题宣言》则首次要求各国在决策中考虑后代人的利益,所有这些协定均强调了尊重、文化多样性和性别平等的原则。峰会后,各国领导人将参加大会一般性辩论,进一步阐述各自的外交和内政方针。

信息来源:

https//news.un.org/zh/story/2025/09/46

《Pact for the Future》(图源:)

美国拟全面禁用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软硬件

2025.9.23

2025年9月23日, 美国工业与(BIS)提出了一项新规则,以保护联网车辆供应链不受“外国敌对势力”的威胁。该规则将禁止销售或进口包含与中国或有联系的特定硬件和软件的联网车辆。这些技术和软件是车辆互联系统(VCS)和自动驾驶系统(ADS)的关键部分,涉及车辆的外部连接和自动驾驶能力。规则旨在防止敌对势力通过这些系统获取敏感数据或远程操控车辆。

该规则将适用于所有公路车辆,如汽车、卡车和公共汽车,但不包括农业或采矿车辆。此外,规则还禁止与中国或有联系的制造商在美国销售相关车辆。软件禁令将于2027年生效,硬件禁令将于2030年或2029年1月1日生效。BIS正在征求公众对该规则的反馈,以确保最终规定能反映行业和公众的广泛意见。

信息来源:

https//www.bis.gov/press-release/commerce-announces-proposed-rule-secure-connected-vehicle-supply-chains-foreign

拟议规则制定通知(NPRM)文件(图源:美国工业和)

加州通过五项AI法案以规范深度伪造等技术应用

2025.9.19

2025年9月17日,加州州长加文纽森(Gavin Newsom)签署了五项旨在监管人工智能的新法律,以应对深度伪造技术在选举和娱乐行业中的滥用。这些措施将加强对社交媒体平台上AI生成内容的监管,并要求在影视制作中使用AI克隆前必须获得明确同意。

其中,AB 2655法案要求社交媒体平台删除或标记选举相关的AI内容,并提供举报机制。AB 2839法案扩大了禁止分发欺骗性AI选举材料的时间范围。AB 2355法案要求选举相关的AI必须明确标注。在娱乐行业,AB 2602法案和AB 1836法案分别要求在使用演员的AI克隆形象或声音前获得同意,以及在使用已故演员的AI克隆时得到遗产管理人的许可。

除AB 2655法案之外,对加州州长加文纽森(Gavin Newsom)来说更棘手的是另一份备受争议的AI法案SB 1047。这项法案已获得州议会通过,州长纽森必须在9月30日之前决定签署或否决该法案。他强调,法律应在创新与安全之间找到平衡。这些法案的实施预计将对全球AI监管产生影响,加州作为AI产业的重要中心,其法律框架可能成为其他地区制定政策的参考。

信息来源:

https//www.gov.ca.gov/2025/09/19/governor-newsom-signs-bills-to-crack-down-on-ually-explicit-deepfakes-require-ai-watermarking/

2025年8月20日,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在芝加哥出席党全国的第2天(图源:路透社)

行业动向

AI4 2025会议获得5000名与会者,创新展示引发广泛关注

2025.8.14

2025年8月12日至14日,北美最大的人工智能行业盛会AI4 2025会议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吸引了超过5000名与会者,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盛会。此次大会不仅汇聚了众多行业领军企业和专家学者,还搭建了一个具有前瞻性的交流平台,为与会者提供了最新的行业洞察与技术趋势。会议议题涵盖了人工智能在金融、医疗、制造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实例,促进了跨行业的信息共享与合作。

大会期间,来自各大的专家分享了他们在人工智能应用和研发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同时,参会的企业还利用此机会展示了最新的创新技术,激励着行业内的相互学习和合作。与会者对本次活动的一致好评,显示出人工智能在推动各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相关人士对未来技术发展的期待和信心。

信息来源:

https//finance.yahoo.com/news/ai4-2025-closes-5000-attendees-0496.html

Ai4 2025汇集了来自超过75个国家/地区的大约5000 名与会者、350+演讲者和150+ AI展品,汇集了整个AI生态系统,以促进人工智能的智能采用(图片来源:美国商业资讯)

NVIDIA领投,Applied Digital完成1.6亿美元

2025.9.5

2025年9月5日,科技巨头英伟达(NVIDIA)领投,数据中心运营商Applied Digital宣布成功获得1.6亿美元。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Applied Digital通过发行4,900万股普通股,每股定价3.24美元,吸引了包括英伟达和巨头 Related Companies 在内的投资者。此次完成后,Applied Digital的市值增至5亿美元。

Applied Digital专注于数据中心的设计、与运营,并已在其设施中部署了NVIDIA GPU。CEO Wes Cummins强调,与英伟达的紧密合作是基于双方在云端服务与数据中心建设上的共同优势。此次所得资金将主要用于偿还债务,并加速在北达科他州构建大型数据中心,同时扩大云端业务版图。此外,英伟达近期还投资了云端服务商 CoreWeave及日本AI初创 Sakana AI,展现了其在科技与数据领域的广泛布局与前瞻视野。

信息来源:

https//www.wsj.com/tech/ai/nvidia-and-other-investors-back-applied-digital-with-160-million-in-funding-532

获得英伟达及其他投资者1.6亿美元 Applied Digital(APLD.US)股价涨超65%(图源:路透社)

OpenAI发布全新推理模型o1,开启智能计算新时代

2025.9.13

2025年9月13日,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者OpenAI推出了名为“Orion”的全新 AI 推理模型o1,标志着智能计算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o1模型在推理能力上实现了显著提升,但与此同时,其使用成本和处理速度也相应增加。o1模型通过复杂的算法和深度学习技术,能够和理解大规模数据集,结合多模态信息,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解决方案。与GPT-4系列相比,o1在推理速度和成本上的变化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尽管o1的访问费用较高,但其强大的推理能力为多种应用场景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教育和企业环境中,o1能够显著提高数据的精确度,并作为智能助手,帮助学生理解复杂概念。此外,o1在AI绘画和生成式内容创作方面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展。OpenAI计划未来为更多用户提供更易于使用的o1-mini版本,扩大其影响力。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如衡技术的可访问性与商业利益之间的关系,将是OpenAI需要面对的挑战。尽管如此,o1的推出无疑为AI应用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信息来源:

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artificial-intelligence/openai-launches-new-series-ai-models-solve-hard-problems-2025-09-12/

2025年5月20日拍摄的OpenAI标志(图源:路透社)

字节跳动推出豆包视频生成大模型

2025.9.24

2025 年 9 月 24 日,字节跳动宣布进军AI视频生成领域,并在深圳举办的AI创新巡展上发布了两款名为豆包-PixelDance和豆包-Seaweed的视频生成大模型。这两款产品主要面向企业市场,并已经开启邀请测试。豆包视频生成大模型在语义理解、复杂交互画面以及多镜头切换内容一致性方面表现出色,达到了业界先进水平。火山引擎总裁谭待表示,豆包视频生成模型基于DiT架构,能够实现多镜头语言能力,同时保持主体、风格、氛围的一致性。

豆包视频生成模型经过剪映、即梦AI等业务场景的打磨和迭代,已经适配了电影、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设备比例,适用于电商营销、动画教育、城市文旅、微剧本等多种企业场景。此外,豆包大模型的使用量正在快速增长,其语言模型的日均tokens使用量已超过1.3万亿,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火山引擎透露,豆包视频生成模型—即梦AI内测版目前正在进行小范围测试,并计划未来逐步向所有用户开放。随着大模型价格的降低,其所支持的更大的并发流量正在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信息来源:

https//news.bjd.com.cn/2025/09/24/722.shtml

豆包大模型发布会现场(图源:腾讯网)

智库动向

麻省理工大学科技评论:AI战略制定指南

2025.8.5

2025年8月5日,麻省理工大学科技评论发布了《AI战略制定指南》报告中指出: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企业对于如何制定有效的AI战略越来越关注。根据普华永道(PwC)的预测,到2030年,AI可能会使全球GDP增长14%,带来15.7万亿美元的增长。尽管对AI的预测令人兴奋,但企业在将AI从试点和实验阶段过渡到企业级的广泛应用时面临着重大障碍。目前,只有5.4%的美国企业在2025年使用AI来生产产品或服务。

报告中探讨了当前企业AI采用的现状,并提供了制定AI战略的指南,帮助企业领导者弥合雄心与执行之间的鸿沟。关键发现包括:95%的受访已经在某种程度上使用AI,99%预计将来会使用;但大多数组织还没有超越试点项目,76%的仅在一到三个用例中部署了AI。然而,由于一半的预计在未来两年内将在所有业务功能中全面部署AI,今年对于建立企业级AI的基础至关重要。此外,AI准备支出预计将大幅增加,数据流动性被视为AI部署的最重要属性之一,而数据质量则是AI部署的一个主要限制。最后指出,治理、安全性和隐私是AI部署速度的最大制约因素。

信息来源:

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2025/08/05/47/a-playbook-for-crafting-ai-strategy/

《A playbook for crafting AI strategy》封面(图源:麻省理工大学科技评论)

国际数据:全球人工智能支出到2028年将达到6320亿美元

2025.8.19

根据国际数据(IDC)最新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AI)和生成性人工智能(GenAI)支出指南,预计到2028年,全球在人工智能(AI)上的支出将超过两倍,达到6320亿美元。这一增长反映了AI和特别是生成性AI(GenAI)在各种产品中的快速融合,预计在2025-2028年的预测期间,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达到29.0%。

IDC的报告指出,AI驱动的转型为全球组织带来了切实的业务成果和价值,他们正在围绕员工体验、客户参与、业务流程和行业创新构建自己的AI战略。随着可信AI工具和技术的创新以及人机交互的改进,大规模采用AI的障碍将继续减少。尽管生成性AI(GenAI)在过去18个月中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但其支出将少于其他所有AI应用的总和,例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自动识别及自然语言处理。然而,GenAI投资的快速增长将使其在整体AI市场中以59.2%的五年CAGR超越市场。到预测期末,IDC预计GenAI支出将达到2025
2025亿美元,占整体AI支出的32%。

信息来源:

https//www.idc.com/getdoc.jsp?containerId=prUS724

基于 5 年复合年增长率(2025-2028 年)的主要 Al 用例(图源:IDC)

贝恩预测:到2027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将激增至近1万亿美元

2025.9.25

根据贝恩(Bain & Co.)在其发布的年度《全球科技报告》中的预测,全球AI相关产品市场正在迅速增长,并将在2027年达到9900亿美元。这一增长反映了AI技术的快速采用正在颠覆和经济。包括AI相关服务和硬件在内的市场,预计将从2025年的1850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的7800亿至9900亿美元,年增长率为40%至55%。

贝恩表示,这一增长将由更大的AI系统和更大型的数据中心推动,这些数据中心将训练和运行AI系统,由企业和使用。AI技术的发展正在推动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从而提高效率和创新能力。预计到2027年,AI将在医疗保健、金融服务、制造业、零售业等多个领域实现广泛应用,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信息来源:

https//news.bloomberglaw.com/artificial-intelligence/ai-market-will-surge-to-near-1-trillion-by-2027-bain-says

贝恩预测:到2027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将激增至近1万亿美元(图源:彭博社)

大咖言论

马斯克强调人工智能监管的重要性,推进SB 1047法案讨论

2025.8.28

在最近的一次公言中,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重申了对AI监管的关注。他认为,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确保这些技术的安全性变得尤为重要。马斯克的发言发生在他出席加利福尼亚州正在讨论的SB 1047法案会议上,该法案旨在要求科技在AI过程中进行安全性测试。

该法案的实施将强化对AI商的监管,确保它们在推出新的AI产品前,能够进行必要的安全评估。这一举措得到了多方的支持。意见一致认为,合理的监管能够在促进技术创新与保护公众安全之间找到平衡点。马斯克的观点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呼吁对AI技术的监管和治理进行深入探讨。

信息来源:

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artificial-intelligence/elon-musk-voices-support-california-bill-requiring-safety-tests-ai-models-2025-08-27/

2025年3月22日,马斯克出席了位于德国格伦海德 (Gruenheide)的新特斯拉电动汽车超级工厂(Tesla Gigafactory)的开业典礼(图源:路透社)

OpenAI首席技术官Mira Murati发布离职

2025.9.26

OpenAI的首席技术官Mira Murati在最近的一份中宣布她将离开。在她的讲话中,她对有机会为OpenAI人工智能的突破性进步做出贡献表示深深的感谢。Murati强调了团队的协作精神和对创新的不懈追求,这是她任职期间的特点,强调了将道德考虑纳入AI的重要性。

在开启职业生涯新篇章之际,Murati反思了AI对社会的深远影响,并重申了她对确保以负责任的方式未来AI技术的承诺。她鼓励社区在优先考虑安全和道德标准的同时继续突破界限,并相信这些原则对于技术的积极发展至关重要。

信息来源:

https//techcrunch.com/2025/09/25/openais-chief-research-officer-has-left/

OpenAI CTO Mira在Twitter 留下公开的离职信(图源:Twitter)

| 原创 |

本文版权归微信订阅“大湾区评论”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部分或全部内容,侵权必究。公众授权事宜请直接于文章下方留言,其他授权事宜请联系。

GBA 新传媒

统筹|游传满 冯箫凝

校对|周宇笛

排版|许梓烽

审核|覃筱靖

大湾区评论

事实洞见影响

————————-

往期回顾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